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外管局昨日表示,將逐步拓寬資本流出渠道,鼓勵國內符合條件的機構“走出去”,放寬境內居民境外投資限制。
有分析認為,近期的一系列舉措,正在印證外管局有序推進資本項目放開的規劃。
就在此前的3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的十二項主要任務,其中之一即是“研究開展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探索建立規範便捷的直接投資渠道”。
建構資本雙向流動機制
今年年初,外管局加快了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的審批節奏,特別是3月份以來,外管局一共評審了15家QFII共計21.1億美元的投資額度,這一數字趕超了去年全年的總和。
而另據外管局統計,截至2012年3月9日,外管局累計批准129家QFII機構(不含已取消額度的2家機構)245.5億美元投資額度及96家QDII機構752.47億美元投資額度。
上周,外管局進一步調高了QFII投資額度上限500億美元,上調空間遠超此前300億美元的總額度,總額已至800億美元,被普遍解讀為資本項目放開的提速之舉。
對此,外管局指出,上述制度的穩步實施,初步構建了證券投資項下資金雙向流動機制,促進了境內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和發展,拓寬了境內機構和個人境外投資渠道,較好地滿足了境內外市場主體跨境證券投資的客觀需求。
而另一方面,外匯當局也在部署加快國內資金走出去的步伐。
外管局指出,要在規範的基礎上擴大人民幣在跨境貿易投資中的使用。逐步拓寬資本流出渠道,鼓勵國內符合條件的機構“走出去”,放寬境內居民境外投資限制。
早在2006年,外管局開始逐步取消對境外投資的購匯額度限制;2009年,外管局進一步將境外直接投資外匯資金來源審查和資金匯出核準兩項行政審批改為事後登記;允許境內機構在其境外項目正式成立前的籌建階段匯出前期費用,大大降低企業、居民展開對外直接投資的門檻。
2006年以來,截止到去年9月末,我國對外直接投資資産餘額已經增長了2.81倍,達到3455億美元。
逐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
無獨有偶,央行2月份發佈報告,首次明確了資本項目放開的路線圖。
央行指出,目前,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二大貿易國。若要等待利率市場化、匯率自由化或者人民幣國際化條件完全成熟,資本賬戶開放可能永遠也找不到合適的時機。
“應抓住有利時機,積極推進資本賬戶基本開放,並以此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經濟運行效率的提高。”央行稱。
資本項目放開被視為助推人民幣國際化的關鍵之舉,而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又被視為人民幣國際化的核心環節。
對此,外管局認為,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一項涉及多部門的系統工程,需要協同推進相關改革,提高應對外部衝擊的能力。
“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作為中國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其本身並不是終極目標。”外管局稱。
然而,可能出現的跨境資本劇烈波動的衝擊,一直讓業界對過快放開資本項目可兌換的産生擔憂。
外管局提出,在推動資本項目可兌換的進程中,將密切關注國內外經濟發展情況,使推動可兌換的措施與我國經濟發展階段、市場發育程度、企業承受能力、金融監管水平與國際金融環境等相適應。
“在放鬆部分管制的同時,不斷改進和加強宏觀審慎監管,進一步健全跨境資本流動統計監測和預警,有效防範資本流動衝擊,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外管局提出。
有分析認為,外管局“逐步擴大國內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構建防範跨境資金雙向流動衝擊的體制機制”的設想似乎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