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巴曙松:目前適合推進利率市場化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6日 08: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于艦

  無論是人民幣國際化力量的推動,還是現實中金融消費需求的推動,利率市場化的改革今年以來已越來越密集地被提及。

  針對利率市場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近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的書面專訪,他詳盡解析了本報提出的有關利率市場化改革中的諸多問題。他認為,某種程度上來説,目前我國銀行理財産品的存款替代特徵,可以視為是金融産品創新的市場力量在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他説,經過近十多年的努力,複雜的利率市場化進程已經逐漸推進到銀行利率特別是存款利率的市場化問題,進一步擴大貸款利率浮動範圍並實現貸款的自主定價,逐步推動存款利率市場化並實現自由浮動是下一階段利率市場化的主要內容。

  利率市場化的探索

  第一財經日報:對於目前所説的利率市場化問題,很多市場人士認為主要是指銀行的存貸款利率市場化。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巴曙松:自1996年建立全國統一的同業拆借市場至今,中國的利率市場化之路已經經歷了十多年。時至今日,債券市場的利率市場化、貨幣市場的利率市場化以及外幣存貸款市場的利率市場化基本完成,下一步中國利率市場化的主要任務就是推動人民幣存貸款利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目前商業銀行對人民幣存貸款利率的自主定價權已經擴大。放開了人民幣貸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存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管理,浮動幅度進一步擴大。

  首先,貸款利率的政策允許的區間以及實際的浮動空間已經擴大。2011年貸款利率實際利率大幅上升24%,貸款利率的自主上浮程度擴大。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商業銀行在小微企業方面的信貸投入加大;而對小微企業來説,商業銀行具有一定的定價能力。從商業銀行統計數據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相對較高:2011年11月,小型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為8.7%,較總體水平高0.9個百分點,這説明貸款利率市場化已經通過上浮等方式客觀存在。

  其次,銀行發行理財産品的規模越來越大,理財産品價格發現的功能實際上成為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的一個試驗。2004~2010年間,商業銀行發行的理財産品數量呈井噴之態增長,從114款增長到1843款。僅2011年上半年,銀行理財産品發行數量為8497款,發行規模達到8.51萬億元,超出2010年全年的7.05萬億的發行量。從國際經驗上看,實現存款利率市場化的核心在於找到一個市場利率和管制利率的交叉地帶作為切入點,實現並軌進程中的緩衝。具體來説,可以通過引入不受利率管制的新金融産品,在保持現狀的條件下實現增量改革,再逐步由增量影響到存量。某種程度上來説,目前我國銀行理財産品的存款替代特徵,可以視為是金融産品創新的市場力量在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因此,推行存款利率市場化實質上也是順應當前已存在的一些滿足市場金融需求的金融創新,其中就包括銀行理財産品的發展。

  總體而言,可以説經過近十多年的努力,複雜的利率市場化進程已經逐漸推進到銀行利率特別是存款利率的市場化問題,進一步擴大貸款利率浮動範圍並實現貸款的自主定價,逐步推動存款利率市場化並實現自由浮動是下一階段利率市場化的主要內容。

  日報:過去一年,市場資金緊張、存款利率低廉,商業銀行發行的理財産品數量呈井噴之態增長。這些理財産品可以理解是存款利率“市場化”的産物嗎?

  巴曙松:借鑒發達國家利率市場化的成功經驗,存款利率的市場化核心還是在於市場化的金融創新,通過創新出新的不受傳統利率管制約束的金融産品,對現有的存款和貸款形成替代和擠壓,實現從市場利率和管制利率的雙軌向市場利率單軌的平穩過渡。美國存款利率市場化的主要工具是大額可轉讓存單(CDs)、可轉讓提款通知單賬戶(NOW賬戶)、超級可轉讓提款通知單賬戶(Super NOW賬戶)及貨幣市場存款賬戶(MMDA)等。同樣,日本的存款利率市場化也伴隨著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CDs)和與市場利率挂鉤型存款賬戶(MMC)等新存款類型帶動存款利率的市場化。

  存款理財化可以看成是金融産品角度的市場化,同樣也是市場需求催生的金融創新。當前的銀行理財産品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對存款的擠壓。在過去的兩年,階段性的通脹預期使得銀行體系感受到存款壓力,一方面市場不確定性增加導致短期資金來源需求增加,資金成本上行;另一方面存款利率沒有放開,銀行只能通過發行理財産品防止存款被流失。意味著存款利率沒有放開,銀行沒有手段來更好維護儲戶,使得銀行存款被流失,只能通過發行理財産品來滿足客戶的訴求。銀行理財産品的發展已經成為銀行競爭客戶資源的重要方式,已經成為國內市場上存款替代的最佳選擇,並承接了大量的存款資金轉移。然而其多數發生在表外,加之其流通性較差的特徵,使其可能在利率市場化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尚有待檢驗。

  可以從兩方面來看待所謂存款理財化問題。其一,存款理財化和存款利率市場化都會使得銀行資金來源成本上升。但利率市場化可以改善銀行體系資金來源不穩定的問題,從而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的相對穩定,並且更加靈活地反映市場的資金供求情況。其二,理財産品的發展不僅克服了負利率問題,同時也使得利率管制有效性降低;而利率市場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僅僅以對衝負利率的理財産品規模的發展,但是有利於刺激更多的金融創新。

  利率市場化已成金融改革共識

  日報:利率市場化的呼聲很高,究竟誰希望利率市場化?利率市場化以後,銀行和消費者,究竟誰會受益?

  巴曙松:國際上,利率市場化是各國金融發展的普遍趨勢,在中國,利率市場化也早已成為金融改革的共識和既定目標。一方面,當前國內外經濟金融環境下利率管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利率市場化的加快推進具有內在驅動力。長期嚴格的利率管制致使中國商業銀行形成了過於依靠規模增長和利差為主的盈利模式;經濟緊縮時期國內信貸資源緊張而民間信貸市場需求旺盛;人民幣國際化以及資本項目自由化的加快也對利率市場化進程提出了客觀要求。另一方面,中國現階段也基本具備了繼續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的基礎條件。近年來理財、信託産品的爆發顯示了市場化的價格調整需求,而資本市場規模的擴大、債券市場的品類體系逐漸完善,表明市場化定價的金融資産領域不斷擴大;金融機構初步建立了市場化的利率定價架構,銀行存貸款定價的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微觀基礎日益牢固;央行利率調節體系逐步完善,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引導市場利率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因此,當前階段利率市場化既是我國金融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客觀需求,也是金融機構和監管當局在利率管制弊端面前的必然選擇。

  然而成功的利率市場化必然需要經歷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一進程中不僅需要有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和健全完善的市場機製作為大背景,為政策執行者留出充足的迴旋和調控餘地;還需要在進行關鍵步驟時從自由市場利率和管制利率的連接中找到合適的切入點;而完善的金融體系、具有較高的自我約束能力和風險管理水平的金融機構以及有效的金融監管則是利率市場化成敗的關鍵所在。可以説,目前中國實施利率市場化的條件已基本具備,此時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在很大意義上是一個成本收益的權衡,也是選擇合適的時機、以合適的路徑來推動的政策選擇問題。

  利率市場化與銀行“暴利”

  日報:有觀點認為,利率市場化以後,就不會讓銀行出現“暴利”,這樣的輿論出發點你認同嗎?

  巴曙松:商業銀行經營業績的提升,關鍵還是股份制改革上市帶來的經營機制的重大改變。在這個過程中,利率管制的政策紅利支持了商業銀行改革得以順利推進,商業銀行逐步化解了歷史遺留的不良資産的包袱,改進和提升了獨立經營管理的能力,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自我約束機制,金融機構間的競爭也逐漸趨向理性和公平,這就形成了保證商業銀行改革完成後較高盈利水平的重要原因。值得一提的是,當前中國的銀行主導的、間接融資渠道為主的融資方式,以及2008年以來為了應對危機所帶來的大規模的信貸投放,是我國商業銀行表現出較高盈利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

  即便如此,從銀行的主要報表測算,與國際大型銀行的利差相比,中國銀行業的利差水平並不算特別的高,而是大致處於相當的水平,且低於主要新興經濟體銀行。同時,伴隨著未來我國的金融市場國際化水平提高、金融創新程度加深、多渠道融資市場的建設以及金融機構間的競爭加劇,傳統的以利差為主的盈利模式是不具有可持續性的,並且帶來利率市場化之後短期內的利差收窄可能性加大。

  從各國推進利率市場化進程後的利差情況來看,雖然短期內隨著存款利率的上升出現了利差縮小的情況,但是長期來看,利差仍有擴大的空間。一方面,放鬆利率管制,短期內可能會由於銀行競爭加劇,導致利差收窄,但長期銀行可以將貸款投放調節到更具議價能力的領域,例如搭建支持中小企業及農村經濟發展有效途徑。另一方面,利率市場化也會促使金融機構不斷增強定價能力,同時加強利率市場化後的銀行參與金融創新的程度,拓展多元化的資金運用渠道,不必通過降低貸款利率擴大資金運用。對於擁有議價空間的優質企業和個人客戶,則重視提升服務水平加強非價格競爭形式。以此來為商業銀行探索新的可持續的發展方式和盈利模式創造條件。

  日報:利率市場化對於銀行、貸款客戶、存款客戶,究竟會帶來什麼?將會理順哪些關係?

  巴曙松:借鑒國際銀行業的經驗,從利率市場化之後對不同金融機構的影響來看,大型銀行由於其風險定價能力較強、傳統業務佔比相對較低、存款來源相對穩定的優勢,受到的衝擊較小。中小銀行在利率市場化進程中面臨的影響較大,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有的中小銀行依賴利差的傳統業務比重較高,因此利率市場化以後短期內存在利差收窄從而降低盈利能力的壓力;第二,有的中小銀行防範風險的能力較弱,利率市場化之後不僅面臨著利率風險,還面臨著存款者道德風險的加劇,不良資産上升等信用風險,風險管理水平較低將可能直接導致中小銀行的破産倒閉。第三,有的中小銀行的機構網點和存款來源上均缺乏優勢。這就要求在利率市場化這一長期進程中,中小銀行應從提高自身競爭能力、轉變經營模式、完善風險管理體系等方面入手,做好迎接利率全面市場化的準備。

  同時,放鬆利率管制可以緩解國內信貸資源饑渴症及不同經濟主體在信貸資金市場的歧視性待遇問題。我國管制型低利率以及貨幣資金價格的雙軌制,造成了非國有制經濟金融資源的供給相對較少以及民間信貸市場需求旺盛的現象。而合理的市場化利率價格機制有望調節信貸供求關係,遏制不合理的信貸需求,弱化不同經濟主體的利率歧視,將有限的信貸資金流向有利於實體經濟發展的企業或行業。例如,在市場化的利率價格機制下,中小銀行在挑戰面前往往選擇特色化發展的道路,回歸服務中小企業的優勢;而中小企業提供的貸款利率較高,也會受到資金成本上升壓力下的銀行的青睞;不僅可以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還有利於中小銀行的差異化發展道路。

  海外的利率市場化進程

  日報:您認為利率市場化的最後一道閘一直還未開啟,顧慮何在?什麼時候將有可能放開?

  巴曙松:回顧利率市場化的國際經驗,快速推進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對經濟與金融發展要求往往較高,對經濟的衝擊也很大,例如智利、阿根廷等國家。利率市場化採取漸進的方式逐步推進,對經濟的衝擊小,正如美國、日本等國家。目前雖然中國已經具備了利率市場化的基本條件,但考慮到利率市場化改革與商業銀行的傳統盈利模式、國家財政貨幣政策、金融市場以及宏觀經濟可能帶來的消極影響,央行在貸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市場化的推進中始終保持更加謹慎的態度。

  首先,中國面臨經濟結構轉型的特殊時期,如何在保證經濟穩定的前提下有效推進利率市場化,並促進經濟結構轉型是中國金融業面臨的特殊問題。其次,完善的利率傳導機制和統一的市場基準利率目前尚有待完善。雖然Shibor的市場地位不斷提升,但是尚未成為具有廣泛認同度的市場基準利率並對其他利率産生引導性作用。再次,存款保險制度尚未建立,退出機制尚不完善。利率市場化之後可能很多中小銀行會面臨破産倒閉,如何保障金融機構的有序退出是利率市場化的關鍵之一。第四,匯率和利率市場化進程的協調仍有待增強。最後,對於風險管理水平有限的金融機構而言,管理水平和危機意識尚有待提升,市場中風險對衝工具的缺乏也可能會加大銀行面臨的風險。除此之外,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如何實現經營模式的轉變,確立完善的風險定價機制,積極運用並購手段擴大市場影響力,金融機構特別是商業銀行還面臨諸多挑戰。

  因此,存貸款利率管制同時放開無論是對宏觀經濟方面、微觀經濟方面、金融發展程度上還是金融機構經營及監管方面都有較高的要求。

熱詞:

  • 巴曙松
  • 利率管制
  • 銀行主導
  • Shibor
  • 利差水平
  • 利率市場化改革
  • 市場化定價
  • 利率風險
  • 利率定價
  • 存款利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