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銀行貼息存款流行 利率市場化滯後催生灰色融資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31日 19: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山西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銀行定存雙倍利率當場支付。”近日,上海徐女士家的報箱裏經常會出現一些印著“貼息存款”的傳單,介紹一種可跑贏通脹的儲蓄存款。記者日前對這種收益率明顯高於銀行理財産品的高收益存款方式進行了調查。

  銀行貼息存款吸引眼球

  在如今通脹水平依然較高的情況下,“銀行定存雙倍利率當場支付”之類的廣告詞很誘人。

  傳單上,這種被稱為“貼息存款”的“新産品”對於不同金額、不同期限銀行定期存款的補貼方式非常詳細:一般對於100萬元以上金額而言,一年定期存款貼息4.2%,加上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一年期定存利率3.5%,這樣“貼息存款”的一年期固定收益就可以達到7.7%。

  “不同銀行每天的貼息率都不一樣,要提前諮詢。”記者根據傳單上的聯絡方式致電相關業務員進行諮詢,一位業務員告訴記者,“目前30萬元起存的一年期貼息率最高的是3.8%,加上定存利率3.5%,可達到7.3%。存款金額越高,貼息率越高。”

  據了解,正是由於存在銀行且當日可獲得貼息,不同於民間資本、典當、高利貸等機構存在違約風險,所以該業務非常火爆。

  企業才是真正的貼息人

  利用貼息吸引存款並不罕見,銀行在月末、季度末也會出於監管指標的需求而高價“買錢”,但對於平日的貼息存款,究竟誰在補貼這部分利息呢?通過調研“貼息存款”鏈條後記者發現,最終的資金需求者即企業才是真正的貼息人。

  記者調查發現,有貼息存款額度的以中小型商業銀行為主。小銀行放貸的企業需要資金一般僅為幾千萬元,因為門檻較低而比較適合個人存款。作為仲介機構的資金“掮客”往往由與銀行關係不錯的證券、投資、擔保公司中的部分人員組成。有的甚至發展下線,擴展資金來源範圍。據介紹,這些掮客除了網絡外,一般利用傳單的方式進行宣傳。

  根據這些仲介業務員介紹的流程,儲戶只要把資金存入指定的銀行,在存單複印件上寫一張承諾書,承諾一定時期不支取、質押、挂失,或者直接開立一張凍結期為一年的存款證明交給仲介,仲介就當場把貼息支付給儲戶。可以看出,在整個業務流程中,儲戶的對手方都是銀行,也就是在銀行進行的是正常的存款業務。

  “其實這麼大一筆貼息是由企業買單而非銀行,銀行只是提供了一個平臺,本身並不做這項業務,否則就是違規,銀行仍然只賺取存貸款利差。”仲介人呂經理透露,“如此一來,對企業而言,貸款的資金成本提高但易於融資,而對儲戶而言,存款資金仍然進入銀行,不用擔心資金的安全問題。”

  據介紹,按照100萬元以上貼息約4%計算,企業的貸款資金成本相當於在原有基礎上多加了4個百分點,融資成本約10%,相當於基準利率上浮60%。但事實上,除了給資金提供者直接的貼息之外,整個環節還需給仲介、銀行等支付費用,企業的融資成本其實遠不止10%。

  利率市場化滯後

  貼息存款這類處於灰色地帶的融資方式,隨著社會需求的與日俱增也越來越光明正大,其超越理財産品收益率,安全保本的特性,吸引著百姓的注意。

  不過,和以往銀行季末、年末高息攬存的情況不同,貼息存款並不僅僅只是用於解決銀行考核時點的燃眉之急,利益驅動已成為推動這類業務發展的主要誘因。

  比較兩者不同:季末高息攬存是由於存貸比等銀行業監管指標壓迫,銀行自己會支付一定的成本用於解決自身的指標壓力,更多的時候是一種被動適應;而“貼息存款”卻是一種主動而為,銀行也從中賺取一部分利潤。

  專家指出,有需求就有市場,銀行資金緊缺,利息固定無疑是催生資金掮客的最主要原因。掮客氾濫,某種程度上是利率市場化滯後的必然結果,這也將迫使我國加快利率市場化的步伐。

  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表示,要銀行借貸市場報出不同利率現在來看還不現實,其實民間借貸市場上出現的不同利率已經是利率市場化的一種表現形式,銀行不同理財産品給出的不同利率也屬於利率市場化。此外,近期一直熱議的垃圾債市場也將促進利率市場化的發展。(據新華社上海3月29日電)

熱詞:

  • 利率市場化
  • 理財産品
  • 銀行理財産品
  • 存款業務
  • 存款方式
  • 融資成本
  • 銀行資金
  • 存款證明
  • 債市場
  • 監管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