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推出原油期貨有利優化石化産業鏈生態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8日 09: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期貨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國家統計局昨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6060億元,同比下降5.2%。其中,受國際油價走高影響,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利潤同比增幅明顯,而下游石油加工、煉焦等行業盈利則由正轉負。對此,業內人士呼籲,應加快推進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改革,推出原油期貨,優化國內石化市場生態環境。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今年1—2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3個行業利潤同比增長,1個行業持平,14個行業下降,1個行業由同期盈利轉為虧損,2個行業虧損同比增長。主要行業利潤增長方面,電力、熱力生産和供應業利潤同比增長21.1%,農副食品加工增長13.3%;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94%,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下降28.8%。

  值得注意的是,石油和天然氣産業開採業利潤同比增長15.5%,而其下游的石油加工、煉焦業則由同期盈利轉為虧損。分析人士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石油和工業生産用燃料油價格均處於相對低位,煉廠成本壓力可控,而最近國際油價漲幅明顯,上遊原油開採效益大幅提升,中端煉廠受上遊原油、燃料油等煉油原料提價和下游成品油銷售價格管控影響,利潤空間遭到大幅壓縮。從近兩年的數據看,石油加工、煉焦業的利潤增長遠低於上遊開採業已成常態。

  與此相對應的是,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本週初公佈年報,其去年凈利潤為716.97億元,同比僅增長1.4%,低於市場普遍預期的2.2%—11%。對此,生意社能源分社社長苗夕華分析認為,煉油板塊的虧損拉低了中石化整體利潤空間,支撐其利潤的應該是勘探及開採業務和銷售等方面。

  “國有石油企業一般將其業務分為勘探、煉油、銷售等板塊,其中煉油板塊雖受成本和成品油定價機制影響經常會出現虧損,但由於上下游勘探和銷售板塊盈利較好,因此三大石油集團整體依然能保持一定盈利。”中宇資訊成品油分析師王金濤表示,相比之下,民營煉廠由於政策限制,上下游環節缺失,加之時常面臨“無油可煉”的窘境,利潤被蠶食也不足為奇。

  對此,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優化國內石化産業鏈生態環境,一方面需要穩步推行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用市場調節的方式來理順石化産業鏈價格體系,另一方面應該建立國內原油期貨市場,幫助國內石化産業鏈相關企業規避價格風險。

  “如果中國未來的原油期貨市場,能解決民營煉油企業參與交割的問題,那我們肯定有興趣參與。除去避險因素,還能解決我們煉油資源缺乏的問題。”山東一家地煉企業負責人表示。(張晨晨)

熱詞:

  • 原油期貨市場
  • 産業鏈
  • 原油開採
  • 板塊
  • 虧損
  • 石油加工
  • 盈利
  • 同比增長
  • 煉廠
  • 優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