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3月27日,蘇州市政府召開“實施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新聞發佈會,宣佈將從今天起正式發佈PM2.5監測數據。另外,從4月1日起,還將發佈霾天預報、預警。
蘇州今天公佈的PM2.5濃度為0.055mg/立方米,蘇州市環保局新聞發言人洪維民表示,國際現行的第一階段標準限值是0.075mg/立方米,蘇州今天的數據低於國際限值,但高於國際日均值0.035毫克/立方米。據悉,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
今年2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同意發佈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新標準顯著提高了空氣質量門檻,洪維民以蘇州為例説,舊標準下,2011年蘇州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1.8%,超標天數為30天;新標準下,優良率將降為68.8%,超標天數為114天。
洪維民介紹,從2009年6月起,蘇州就開始對PM2.5進行連續監測。目前蘇州市區PM2.5的監測點位有3個,今年內將增加到8個。
研究表明,PM2.5對能見度的影響比可吸入顆粒物大幾十倍,PM2.5數值高往往導致霾天,此時,大氣能見度降低到10公里以下。據悉,從1956年到1979年,蘇州的霾天氣十分罕見,從1980年開始進入快速上升期,2011年蘇州霾天氣已達155天,佔比超四成。
對當地居民來説,霾天多的表現是天不藍、樹不綠、能見度差,總覺得天空灰濛濛的。霾天也因此被俗稱為“灰霾天”。
蘇州市氣象局新聞發言人陳建華表示,儘管蘇州霾天數較多,但大多屬於輕微霾和輕度霾,中度和重度霾僅佔總霾日的5%以下。與同處長三角的周邊城市相比,蘇州霾天出現的頻率仍處於中等偏下水平。
為治“霾”,十一五期間蘇州實施了以更新改造公交車、嚴禁秸稈焚燒、嚴控建築工地揚塵等為主要內容的“藍天工程”。陳建華説,2011年,蘇州市政府將“加強市區霾監測體系建設”列為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投資1000多萬建成了江蘇省內首個大氣霾綜合監測站。
PM2.5來源廣泛,成因複雜。洪維民表示,能源結構、産業結構得到優化,PM2.5才能得到控制與改善,治“霾”將是一個長期而複雜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