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5日舉行的中國遼寧棚戶區改造經驗國內研討會上公佈了一組數字:自2005年在全國率先開展大規模棚戶區改造工作以來,遼寧已完成城市集中連片棚戶區改造2910萬平方米,建設回遷樓4402萬平方米,改善了70.6萬戶211萬棚戶區居民的居住條件。
作為遼寧省委、省政府的“一號民心工程”,自2005年開展棚戶區改造工程以來,遼寧用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完成1212萬平方米的5萬平方米以上城市集中連片棚戶區改造,建設回遷樓1931萬平方米,改善120萬棚戶區居民住房條件。2007年,遼寧又集中力量改造了299萬平方米的5萬平方米以下、1萬平方米以上的城市連片棚戶區,于2008年基本完成這一工作。在改造過程中,遼寧通過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將商業價值低的棚戶區土地由政府直接進行改造,對有商業價值的土地採取招拍挂的方式出讓土地和開發商業用房,吸引社會資本參加棚戶區改造。在2008年基本完成5萬平方米以上城市連片棚戶區改造之後,從2009年起,遼寧在繼續推進1萬平方米以下連片棚戶區改造的同時,按照讓棚戶區居民“住得進、住得穩、住得好”的宗旨推進棚改房産權、居民就業、增收和特困戶援助等工作,努力讓住進新房的棚戶區居民生活得更好。
原來住在阜新棚戶區裏的吳建明,一家5口在僅34平方米的小棚屋裏住了幾十年。棚改之後,吳建明一家在離原住址不遠的文欣苑社區分到兩套52平方米、生活設施齊全的樓房。更讓吳建明沒想到的是,他們新家的旁邊就有學校,小孫女能就近入學。
為保證棚戶區居民特別是特困戶能“住得進”,遼寧建設了一批“拎包即住”的住房。這些住房不僅通了水、電、暖、氣,水池、坐便、爐臺等生活設施也一應俱全。為了確保棚戶區居民“住得穩、住得好”,遼寧還採取商業用房收入補貼特困家庭、建立專項低保戶供熱補貼資金等措施,提高居民收入,讓居民能踏踏實實住進新家。
昔日陰冷狹窄、衛生條件極差的棚戶區變成溫暖寬敞、優美整潔、配套齊全的樓房社區,居民居住條件徹底改觀。中國社科院在研討會上公佈的遼寧棚改獨立調查結果顯示:遼寧在2005年至2011年累計投入的730億元棚改建設資金,拉動近2500億元經濟效益;入住新居的棚戶區居民中有91.5%的居民認為就業機會增加,90%的居民認為創業意識和能力提升;分別有97%、92.4%的居民感覺精神素質和社會地位提升,幸福指數達80分。
社科院的這份調查同時顯示:棚改之後,棚戶區居民住房面積由10.6平方米增加到16.6平方米,增幅達56.6%,人均收入增幅達49%,家庭資産增長數倍。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齊驥説,遼寧的大規模棚戶區改造工作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是改革開放經濟發展成果帶給廣大低收入困難群體的實惠,“遼寧棚改的成功表明,城市棚戶區改造的順利實施加快改善中低收入群眾的住房條件,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和社會公平,優化了城市發展空間,完善了城市功能,增加了就業,帶動了投資和消費的增長,既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重大的發展工程。”
中國社科院常務副院長王偉光認為,改造棚戶區和解決低收入居民住區發展的“遼寧模式”,以科學發展、科學棚改的觀點方法為指針,以統籌兼顧、均衡協調的戰略原則為龍頭,以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組織體制為核心,以綜合配套、利民長效的政策制度為基礎,以規範有序、人本自治的管理服務為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