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近日,一位名為“艷妮”的網友爆料稱自己的信用卡“被宰”經歷。她的信用卡賬單應在2月23日還款41994.60元,但她通過ATM機提前還款時,只還了41950元,少還了零頭44.60元。3月5日,她收到銀行寄來的賬單,上面赫然寫著循環利息:1070.57元。(3月22日新聞晚報)
少還44.60元,一個月變成了1070.57元──這信用卡已不是高利貸,而是暴利貸並且是超級暴利貸了。為什麼會這樣?銀行説,他們不是按44.60元計算利息,而是按總欠費41994.60元收取的。也就是説,張女士先前還的錢等於白還。真相弄明白了,我們又一次領教了銀行的霸道,也更感到了惶恐和無奈。
媒體還披露了另一個讓人瞠目結舌的例子:董小姐的信用卡是5年前在學校辦的,信用額度僅200元,沒用幾次後就被她遺忘了。但不久前董小姐接到銀行的催賬電話,去銀行求證後才想起來還有一張信用卡。賬單顯示,最後一筆消費是2007年5月,當時透支191.11元。經過近5年的罰息明細,最後賬單顯示欠款竟達10854.43元。董小姐傻眼了,自己並未更換聯絡方式,為何這5年沒有收到任何來自銀行方面的單據和催款提醒呢。
艷妮網友和董小姐的遭遇,讓人不寒而慄。在強大無比的銀行面前,我們大家都猶如一棵草。銀行濫用其強勢地位,已經習慣成了自然,一事當先,為所欲為已成下意識,腦子裏甚至根本沒有是否合理、該不該做的概念。否則又怎麼解釋這些年銀行盛氣淩人的霸王作派和不斷膨脹的收費欲?
對自己有利的事迫不及待幹,對儲戶有利的事堅決不做。收費項目多如牛毛,即使一些收費項目被明令喊停,銀行也換個馬甲照收不誤。7年多時間銀行服務收費增長了10倍。ATM機出故障少給錢,則是用戶責任自負;ATM機出故障多給錢,又要算用戶盜竊。有利可圖的“國際慣例”就爭先恐後拿來,甚至還要搞“偽國際慣例”來蒙人,而改善服務等需要增加成本的“國際慣例”,銀行則以“國情差異”為由棄之不顧。
誰能管一管銀行的收費欲呢?是銀監會、國資委,還是發改委?最近各地都在開展國家工商總局部署的全國性整治“霸王條款”專項行動,其中金融服務是整治的重點之一。消費者期待這次整治能把銀行無度膨脹的收費欲有所約束,這就值得額手稱幸了。(四川新聞網太陽鳥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