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隨著“兩會”閉幕,此前市場上普遍預計的房地産調控政策將鬆動的跡象並沒有出現,這也使近期不少購房者再次陷入觀望,也有越來越多的開發商加入了降價的隊伍。
商業地産尤其是寫字樓市場的狀況卻是另一番景象:各大城市黃金地段的高端寫字樓供不應求、租金回報率穩定增長,在運營經驗成熟的企業管理下,這樣的物業成為房産投資的新寵。
今年2月外媒報道稱,去年北京中央商務區(CBD)高檔寫字樓租金上漲75%,成為全球租金上漲最快的城市。公開數據顯示,去年上海寫字樓租金漲幅達到17.4%,成交面積同比上漲18.2%,成交均價連續4年上漲,達26088.17元/平方米。深圳2011年甲級寫字樓租金達186.4元/平方米/月,同比上漲16.8%,平均售價約50176元/平方米。廣州2011年甲級寫字樓凈吸納量同比增長20%,為過去五年來的最大吸納量,租金同比上升11.7%,報于147.9元/平方米/月。
一線城市寫字樓租售價格似乎正在延續上漲勢頭,二、三線城市的寫字樓市場也可能出現同樣的走勢,從近期外資房企的拿地區域來看,也越來越多地佈局在了二、三線城市。
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外資機構投資的物業類型中,綜合、商辦類物業成交金額佔比達92%,外資對商業類物業的青睞程度可見一斑。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多家被內地房企奉為“抄底專家”的外資房企也開始了在商業地産領域的動作:2011年9月,香港恒隆地産以總價34.97億元拿下原昆明市政府兩宗商業地塊;去年10月,新加坡仁恒置地集團以30億元拿下珠海市兩宗商住地塊;2011年11月,長江實業斥資8.96億元在佛山購入一幅商住用地;去年12月,和記黃埔又以19億元拿下大連一宗商業地塊。
從這些大鱷們的歷史業績看,他們的抄底時機向來比較精準。那麼近期他們的動作,是否意味著商業地産的投資已經到了一個較好的時機呢?
一位從事商業地産開發的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以目前的土地價格,確實可以説是一個比較好的切入時機,至於為何更多是外資房企在出手,其原因在於:長實、和黃等房企擁有較為豐富的商業地産開發和運營經驗,且資金雄厚,因此他們有能力在此時出手,同時這些公司更看重持有商業物業的持久穩定回報。內地房企雖然也有部分希望在調控背景下轉型商業地産的,但往往受困于資金壓力或運營經驗的欠缺,還有一些房企有資金卻未必有耐心去開發和持有商業物業,因為商業地産的回報週期要遠遠長于住宅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