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一位接近華夏基金的人士透露,業內巨頭華夏基金2011年的實際利潤創下新低,甚至可能不足5億元人民幣。即便考慮到在過去一年中二級市場走低、基金行業普遍出現的凈值下跌和份額贖回的情況,這一數據也令人震驚。2010年熊市中,華夏基金仍然獲得了10.06億元的凈利潤。
華夏基金拒絕就這一問題接受外界採訪。而由於其大股東中信證券尚未披露2011年年報,最終的利潤數字尚有待確認。
這已經是這家中國最大的基金公司連續第四年利潤下滑。2008、2009、2010年華夏基金的凈利潤分別為12.24億元、11.08億元、10.06億元。
和其他的基金公司一樣,華夏基金仍然以管理費收入為主要收入來源。而2011年,與其他基金公司一樣,華夏旗下大部分股基凈值與份額同步下降。
據華夏基金此前財務報表顯示,為公司管理費貢獻最大的基金是華夏全球精選、華夏紅利、華夏盛世、華夏優勢增長、華夏藍籌、華夏回報、華夏成長和華夏行業精選。這是因為,目前基金公司對於偏股型基金收取1.5%的管理費。
2010年度,僅僅這8隻基金就為華夏基金貢獻了超過19億元的管理費收入,接近華夏基金公募部分收入的65%,也佔到了華夏全部管理費收入的60%。
在八大吸金股基的帶領下,華夏全部偏股型、也就是管理費收入較高的基金,總規模從2010年年末的1578億元縮水到1154億元左右,縮水幅度接近三成。以此簡略計算,華夏基金在這一部分的管理費收入,損失就可能超過3億元。
與此同時,華夏旗下的債券基金也出現了同樣的資産規模縮水問題。
華夏基金的實際盈利能力惡化,是今年該公司在股東壓力下高調降薪的主要原因。簡單計算,如果以2010年華夏基金6.59億元的員工薪酬計算,平均薪酬降低15%-20%,就可給公司增加超過1億元的利潤。
此外,華夏基金對於2011年的宣傳推廣、市場銷售等預算,也做了削減。
儘管這些華夏基金員工私下對於公司降薪頗多議論,但是最關心華夏利潤的仍然可能是6大股東。在中信證券之外的5家新進股東,基本都是以10%的股份對應16億元的價格入股。
如果以華夏2011年利潤4.8億元計算,即便全部分配,這些股東也要33年才能收回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