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家樂福再陷過期肉:中國零售業教父本土化之殤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0日 10: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管理的本土化,考驗著家樂福這家進入中國市場近18年的世界零售巨頭。

  3月16日,針對鄭州花園店修改肉類産品標簽等生鮮食品管理漏洞事件,家樂福相關負責人作出回應稱:家樂福已立刻展開調查,在此期間對當事責任人做出停職處理,並責成其接受調查。同時還迅速成立專門團隊,配合鄭州當地工商執法部門,嚴查相關問題。

  一位家樂福內部的管理人士表示,“家樂福已經是世界排名第二的零售巨頭,不可能在食品安全上沒有嚴格的操控規則。值得反思的是,雖然家樂福進入中國市場十餘年,但是,管理的本土化,卻總是遭遇一些挑戰”。

  前家樂福亞洲首個冠軍店店長、獨立管理諮詢人士王濤認為,“業績壓力和腐敗可能是眾多門店員工和管理層不按照規則辦事的原因。”上周公佈的家樂福2011年年報顯示,家樂福全年收入827.6億歐元,同比增長了0.9%。其中,運營利潤下滑了19.2%,僅為21.8億歐元。

  行業潛規則

  家樂福的生鮮食品管理漏洞事件,跟去年沃爾瑪的“綠色豬肉”如出一轍。

  2011年10月初,重慶市工商局通報稱,從2010年1月以來,重慶沃爾瑪超市12家分店以普通豬肉冒充綠色豬肉銷售63547公斤,售賣時間跨度長達20個月。

  該事件引起連鎖反應。2011年10月17日,沃爾瑪(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向本報記者確認:沃爾瑪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陳耀昌由於個人原因將離職。2012年初,沃爾瑪在中國成立了獨立的合規部門,以提升管理。

  王濤稱,像家樂福、沃爾瑪這類企業都能出問題,行業問題的嚴重性可想而知。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是,企業過去多少年一直沒有在供應鏈上下功夫,供零關係不更新,靠賣場經營為主的模式,會導致管理上或多或少存在腐敗。

  一般而言,生鮮食品區域包括蔬菜、水果、肉類、麵食等幾個小部門。各家超市為了招徠顧客,一般在生鮮食品營銷策略上,實行的是低毛利的策略。其中,以蔬菜為主的生鮮産品,有些超市甚至實行的是整體負凈利的策略。

  王濤介紹稱,由於生鮮食品有高損耗的特點,而損耗大部分會計算到供應商身上,所以,一些負責生鮮區域管理的課長,有時候收取了供應商的“好處”,會對一些超出保質期的産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相關員工,有時候也會因為業績考核的壓力,會不顧食品安全保質期的要求。

  本報記者了解,由於較早地實現了農超對接等生鮮採購策略,雖然蔬菜類産品凈利潤較低,但是,家樂福在生鮮類食品區域引進了麵食和麵包等高毛利的産品,整體生鮮區域仍然能夠保持較高的毛利,達10%以上。

  業內資深人士稱,“據我們走訪企業調查發現,其實,家樂福這次被曝光僅是充當了炮灰而已,全行業食品安全管理都存在一定問題,只是有大有小而已”。

  收權改革遇阻?

  在前述家樂福內部管理人士看來,家樂福此次事件的根源還是出在管理的本土化之上。

  2012年4月,家樂福現任中國區總裁Eric LEGROS(羅國偉)將調離中國,出任家樂福集團執行董事,而新總裁Thierry GARNIER將接替羅國偉的職務,擔任家樂福大中華區總裁,負責中國大陸和台灣市場。

  上述業內資深人士稱,“法國的企業文化是非常講究內部派系的,現在新老兩任總裁交替期間,家樂福內部也會存在一定的動蕩,這時候最容易産生管理漏洞”。

  羅國偉的去職,使得未來家樂福在中國管理模式上産生新的變數。2006年,羅國偉到任中國之初,家樂福的分權式管理已經遭遇瓶頸。當時,家樂福店長級員工的腐敗,以及權力分散的狀況,已經影響到了家樂福的“中國零售業教父”的地位。羅國偉到任後的當年,即在家樂福內部推行收權運動為主旨的CCU(城市採購中心)改革。

  收權改革,也為羅國偉引來眾多質疑。最近兩年,伴隨沃爾瑪加大對中國的投資,以及大潤發的崛起,家樂福在中國綜超零售商中的排位受到影響,跌出外資類第一的排名。這也成為羅國偉改革受到質疑的地方。

  另據家樂福最近公佈的2011年度年報顯示,家樂福2011年收入達827.6億歐元,同比增長0.9%,報告還提到,在中國市場,由於受到去年下半年非食品業務的下滑拖累,家樂福去年的毛利率有所降低。

  由此,伴隨業績下滑以及市場絕對領先地位的喪失,旨在提升集中、專業化管理的收權改革,仍存在未知變數。

  中國市場去留

  業內資深人士稱,過去兩三年,家樂福一直負面消息不斷,或許與其處在變動和不斷有出售傳聞的狀態有關,正所謂“潛流涌動”。

  事實上,大股東們對於家樂福業務並不十分看重,急欲從家樂福的投資中抽身。

  2008年3月,家樂福原第一大股東哈雷家族不再整體持股,全球最大奢侈品公司LVMH集團老闆、法國億萬富翁伯納德阿諾特與美國私募基金柯羅尼資本組成的藍色資本躍居第一大股東。大股東佔到家樂福16.15%的股份,並擁有董事會22.14%的投票權。

  但主業並非傳統零售業務的大股東接手之後,家樂福全球業績不斷下滑。路透調查分析師對家樂福推薦評級顯示,家樂福股票目前處於“表現較差”和“持有”兩個級別之間的中間水平。

  前述家樂福內部管理人士稱,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大股東的本業是投資和奢侈品,對家樂福則是一筆投資行為。起初,大股東急欲從家樂福身上抽身,但是,由於用人不當,業績不斷下滑,導致家樂福大股東需要耐心把業績提升,把有經驗的羅國偉調回總部就是為了增強總部團隊的管理能力”。

  不過,家樂福集團也在通過出售發展中國家市場資産提升業績。2010年,業內消息稱,家樂福欲出售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三地的分支,以籌資近10億美元。此前的2009年,有市場消息稱,沃爾瑪將收購家樂福中國業務,但這一收購意向被羅國偉否認。

  但是,關於家樂福中國區業務出售的傳聞並未終止。近日,又有市場消息稱,康師傅集團、中糧集團都接觸過家樂福中國業務的收購事宜,由於家樂福開價過高使得談判陷入僵局。

  對此,前述家樂福內部的管理層説,“以我的層面來看,並未聽説過這一消息”。不過,王濤認為,家樂福中國業務目前看相對優良,未來隨著競爭勢力此消彼長,現在未必不是一個好的出售時機。

熱詞:

  • 家樂福
  • 教父
  • 本土化
  • 零售業
  • 私募基金
  • 第一大股東
  • 年報顯示
  • 王濤
  • 零售巨頭
  • 持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