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信息時報訊 (記者 徐嵐) 新一輪的稀土貿易大戰來勢洶洶。美國、歐盟、日本三巨頭廉價購買不成變為“明搶”,3月13日,就中國限制稀土出口。歐美日在同一天向世貿組織(WTO)提起訴訟。而境外施壓也刺激了國內稀土産業的整合加速,上週末消息稱,原本預計在2012年初步建立的稀土專營體系或將提前啟動,作為“專營制度”技術基礎的稀土專用發票,可能將於今年6月在內蒙古和四川率先試點。這也就意味著,繼鹽業和煙草業實行國家專營之後,稀土行業也將被納入“國家專營”的範圍內。
組團起訴意圖深遠
中國稀土資源其實僅佔全球總量的36.4%,卻承擔著全球90%以上的稀土供應。儘管多年來面臨著巨大的環境壓力,但中國一直努力保持一定數量的稀土出口。美國國防部最新一份題為《國防應用的稀土資源》的報告上週末被媒體曝光,報告認為中國對稀土出口限制其實對美軍採購方面影響不大,目前7種具軍事用途的稀土中,美國明年的産量預料會足夠滿足其中6種的需求,唯獨釔元素會不足。
對於美歐日組團玩“規則遊戲”對中國稀土“窮追不捨”,業內人士分析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出於其國內利益需要,以獲得穩定的稀土供應;其次,有國外經濟學家分析,“歐美並非只盯某一種資源在某一階段的市場,而是長遠戰略佈局,直指中國政策核心。”也就是説,歐美日企圖通過稀土貿易壓垮中國,“中國資源類産品正陷入國際深度博弈中”。
國家專營對抗境外施壓
面對目前的複雜局勢,中國外交部和商務部均對此作出回應表示中方將根據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程序,妥善處理有關磋商請求。市場人士認為中國有兩個選擇,一是和美歐日達成協定,二是等著WTO進行調查。但由於1月份有關鍵原材料案敗訴的先例,失敗的可能性很大。對外經貿大學中國WTO研究院屠新泉表示,為了管理資源和保護環境,可以有不同的政策工具以供使用,出口控制只是其中的一種。此案如果敗訴,我國將必須調整政策工具的使用,未來可能更多地依靠國內管理措施來實現目的。
這一判斷也在上週末得到了初步驗證,境外施壓刺激了國內稀土産業的整合加速,原本預計在2012年初步建立的稀土專營體系或將提前啟動。上週末消息稱,目前作為“專營制度”技術基礎的稀土專用發票,可能將於今年6月在稀土的主産區內蒙古和四川率先試點。這也就意味著,繼鹽業和煙草業實行國家專營之後,已經成為中國與歐美日貿易戰最新關注點的稀土行業,也將被納入“國家專營”的範圍內。
實際上,政府對稀土的“專營”從去年開始的一系列政策中就已初見端倪。2011年5月,國務院發佈的《關於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已經明確提出,要建立稀土開採、冶煉分離、産品流通臺賬和專用發票管理制度,此後圍繞稀土專用發票的推出時間,業內幾度傳出多個版本,但均未獲得官方確認;同年四季度,稀土價格暴漲暴跌,國內大型稀土企業紛紛呼籲啟用稀土專用發票,其目的是借助專用發票打壓“不帶票”稀土從而穩定稀土價格;而在今年2月初,國家稅務總局貨物和勞務稅司印發《貨物和勞務稅司關於將稀土産品納入防偽稅控系統漢字防偽項目管理有關準備工作的通知》陸續下發至內蒙古、四川、廣東、江西、福建等稀土生産省區,其中提到擬將稀土企業納入防偽稅控系統漢字防偽項目管理,這意味著稀土産品貿易或將正式被納入國家稅收法律體制。
企業或整合成兩三家
雖然市場關於全産業鏈式的專營體系仍然爭議不斷,但可以預見的是,政府勢必加快正在進行中的國內稀土企業整合進程,儘快結束稀土行業無序競爭的亂局。
最新消息稱,目前國內上百家稀土企業最終將被整合至兩三家,而南北關於定價權的爭奪將成為近期市場焦點。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對此表示,對美國的起訴不必太緊張,打官司並非壞事,整個案件的解決可能需要一兩年時間,這個時間足夠中國對稀土行業進行整合,最終形成符合WTO規則的能源控制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