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2“中國和世界:宏觀經濟與結構調整”經濟峰會分會場——“回望"十二五"開局”上發言。(王耀峰 攝)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8日訊 (記者 段丹峰)3月17日至19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中國和世界:宏觀經濟與結構調整”經濟峰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在會上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教育體制存在一些問題,要想解決這些問題,除了增加政府對教育的投入,也要努力將知識和技術變成簡單加工製造業的附加品,以此來實現經濟轉型和發展。點擊進入論壇專題
吳敬璉表示,當前教育方面的問題與其他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是有關係的。
他認為,當前我國人力資本投資力度還遠遠不夠,而人力資本投資也就是人的知識和技能的投資,在他看來,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核心就是要提高人的知識和技能在增長中的作用,在這其中教育的作用非常重要。“人們大多關心教育投入夠不夠,這好像不是最重要的問題,當然投入的確也不夠,我覺得最主要的問題應該是教育體制問題。當然有不同的層次,高等教育有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式。”隨後,他補充道,這其中農民工的子女的教育問題又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另外,吳敬璉表示當前我國財政體制也與之有關聯,財政體制中的轉移支付也存在問題。“中央收整個收入的60%,支出其實是地方支出80%,所以人們都認為地方的錢不夠,多收的都轉移支付給地方了,轉移支付的時候是按照常住人口甚至按戶籍人口轉移,於是有很多地方都沒有錢去辦學校。”
最後,吳敬璉説道,人們現在以為要轉型就是要把簡單加工業都去掉全部來做科技,這是不行的,在他認為,最重要的是要給現在的簡單加工製造業增加附加值,就是增加知識和技術的成本,也就是説要使粗工變成有一定知識和技術的工人,這樣工人的收入增加了,整個國家的消費也增加了,生産也轉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