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儘管滬深交易所均于上周出臺了抑制新股炒作的新規,但無論上市首日的市場表現,還是此後的股價,近期新股受熱捧的跡象仍相當明顯。
隨著新股熱度回升,部分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的打新熱情也“捲土重來”。Wind統計數據顯示,2月份以來,參與新股詢價的機構數量,相比春節前的低迷已有明顯的上升。而在與業內人士的交流中,中國證券報記者也了解到,儘管部分公司仍較為謹慎,但受益於股市回暖,包括公募基金在內,機構投資者打新動作日益增多。
機構打新整體回暖
對比去年層出不窮的新股破發現象,今年以來新股已不再讓人談之色變。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13日,春節之後上市的19隻新股上市首日無一破發,且首日漲幅大多在20%以上。不僅如此,多數新股此後又接連上漲,氣勢昂然。
有基金經理表示,整體而言,現在機構打新意向回暖,原因在於股市反彈。儘管日前監管層出臺了規範打新和抑制新股首日炒作的舉措,但受到影響的主要是遊資和個人投資者。參與網下配售的機構,由於有3個月的鎖定期,新股上市首日的交易限制對他們的影響不大。此外,不少基金經理認為,目前新股發行價趨於合理,而市場也有了明顯的回暖跡象,因此近期上市的新股都存在一定的上漲空間,尤其是首日上市低開的,更是容易被一些大資金關注。由於打新的風險比以前小很多,所以基金經理的打新行為近期又開始活躍起來。
去年12月28日,華寶興業公開宣佈暫停參與新股詢價,此舉掀起不少波瀾,也得到較多回應,此後不少基金公司都或明或暗地表達了對於新股詢價、網下打新的冷淡態度,原因在於一、二級市場的估值倒挂,以及股市的萎靡不振。
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自2月中旬朗瑪信息和中國交建“低調”定價發行後,參與新股詢價的機構數量明顯上升。截至目前,已確定發行價的20隻新股,在招股過程中平均每只有42家機構前來詢價。這一數字,相比春節前的33家,明顯“觸底回升”。
定價是打新“準星”
目前,監管層已明確表示對於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的重視,近期新股發行市盈率已有明顯下降,而這正是不少基金經理確定打不打新股甚至上市以後會不會在二級市場投資的重要衡量標準。
Wind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春節之後開始招股並已確定發行價的23家公司中,其發行市盈率(發行前)平均為22.1倍,而且這23家公司均為創業板和中小板公司。相比以往投資者印象中估值驚人的新股來説,這樣的定價或許已洗去不少“浮塵”。正因為此,這些新股上市後也給投資者帶來了不小的獲利空間。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基金公司對於打新都有各自的標準,有的公司內部明確定調,在一、二級市場估值大幅倒挂的風險沒有明顯消除之前,不能參與,有的公司則因為固定收益類産品較多,所以參與網下配售一直比較積極。更多公司則是依據各新股所處的行業及基本面情況,由基金經理決定是否參與。
不過,目前也有基金經理認為,本週開始網上發行的幾隻新股又有些定價偏高,博弈的感覺變濃,雖然也可以參與,但投資的安全墊比以前要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