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如今的電子産品一樣接一樣地出來,我們的生活日益離不開各類消費電子産品。因此,出於保護自己消費者權益的考慮,對於各類消費電子産品,適當地“懂行”是非常必要的。
有運營商人士統計過,儘管這些年運營商在消費透明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實際情況顯示,還是有很多消費者不會選擇最合適自己的套餐,也不怎麼關注自己的賬單,甚至對於各種即時了解消費明細的方法也根本不會用。
進入智慧機時代,很多手持iPhone的用戶,完全不了解蘋果的一套體系,不會用iTunes更換手機鈴聲,系統升級也不關注。早在功能機時代,就有“頭腦不發達,別用多普達”説法的。儘管説的是個玩笑,但也説明了,如果不懂智慧機的一些功能用法,是很難用得順手的。
諸多涉及到詐騙的案例表明,由於消費者與詐騙者的“信息不對稱”而導致了詐騙的發生。比如,iPad不能插普通的上網卡使用,不同手機制式有各自的兼容特點,以及充值卡有特定的使用範圍等等。很多基於這些問題上的電話類詐騙,不管是騙錢還是騙充值卡,其實只要稍懂一點常識,詐騙是完全有機會避免的。
每每談到消費者權益,大部分焦點都集中在商家、廠家方面,尤其曝光了很多商家、廠家的違法、違規伎倆。從管理的角度看,正當的消費行為自然要有法律、法規的保障,企業自律和外部他律相得益彰,才能為消費者創造一個公平的環境。
不過,從消費者自身而言,為了避免信息不對稱所可能導致的消費陷阱,自身努力地懂一點行,是非常有必要的。正像不少消費者感慨的,買房要做房産專家,買車要成專家,買電子産品也要成為行家。
當然,要成為“全能行家”實在是非常難,但消費者善於學習,逐步提高自身的知識結構和專業素養,懂一點行會更受用。這既是對自己的消費行為負責,也是避免被人忽悠的重要前提之一。(黃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