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減稅!減稅!(組圖)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2日 07: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華龍網-重慶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重慶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講師 曾靜

重慶中農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胡崇理

重慶華博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戴鶴鵬

兩會期間“減稅”話題成為討論焦點。(資料圖片)

  3月5日,受國務院委託,財政部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關於201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

  2012年財政預算報告顯示,我國將落實、完善一系列結構性減稅政策,以減輕企業和居民的負擔。基本來説,減稅是比較大眾的呼聲。

  不過也有大型企業代表認為,國家不應該給企業減稅,“減稅並不是支持企業生存的最根本途徑”,“長遠來看,國家財政收入增加了,除了更好地用到公共服務領域,可以為中小企業減輕關乎發展前途的負擔。”

  顯然,減稅話題成為了“兩會”期間討論的焦點,我們的客商企業對這個話題的觀點是怎樣的呢?重慶晚報邀請了兩位客商企業家與一位學者共同討論。

  減稅確是好事,勿一刀切

  話題一:為企業減稅是不是利好消息?

  就各自的角度來看,是否贊成企業減稅?怎麼減才對企業有好處?

  胡崇理:作為企業家,我是支持減稅的,但是這個問題一定要一分為二的看待,要針對不同企業群體,採用不同的政策。我支持的是為中小企業減稅,大中型企業是不應該減稅的。

  中小企業事關民生,特別是實體經濟的發展,對穩定社會、促進國家整體向前很重要,應該得到大力扶持。

  戴鶴鵬:我們現在要看到一個情況,除去資源行業等,像商貿、流通等行業都面臨的一個問題是:現在勞動力成本大大提高,消耗了企業的大部分利潤,再加上企業稅金和其他成本,致使大部分中小企業都在生存線的邊緣。

  比方説我們現在,企業的毛利率在10%,其中8%都要用於企業的整體運營,而裏面4%都用於員工。現在對於勞動力利益的保護措施也是越來越嚴格的,企業要承擔較重的勞動力成本。現在企業家聚會,大多都會談到企業負擔較重的情況。

  但稅收減少可能會造成財政不平衡,單純説減稅也並不合適。我不贊成“一把抓”的普遍減稅,而是要針對不同行業、企業規模和發展階段來調整。我認為可以提高國家資源産業、偶然所得,比如遺産稅等方面的稅收。

  曾靜:減稅,對小微企業來説,意味著更多的資金。而且這樣的資金顯然比貸款更好,直接減稅就相當於給小微企業減輕負擔。

  中國一直提倡的是結構性減稅,有些減少了,有些還在增加。不過多年來,稅收絕對值較大,每年稅收的增幅也較大。其實減稅一直在執行,已經降了不少,但總體的稅收負擔還是偏重。

  去年在上海市開展的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就是一個比較好的可參考案例。

  我們知道,去年物流企業稅收的負擔是比較重的,通過營業稅改徵增值稅就減輕了負擔;而對小微企業來説,最新的政策是可以將應稅所得減徵50%,實際稅負是10%;現行的增值稅大幅提高起增點,也是大的利好消息;另外對一些農村金融機構的減稅政策,雖然表面上是對金融機構的減稅,但實際上也會讓利到貸款上,對企業發展同樣有好處。

  現行的稅收制度是應該進行調整的,比如説對郵電通信業的徵稅只有3%,這是在1994年左右頒布的,當時的郵電通信業發展很差,那時候安一部電話都需要幾千元。但現在行業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稅收仍然沒有改變。

  同樣的,交通運輸業不同的分支,其盈利能力大不一樣,這也應當考慮。而對有些行業或分支提高稅收,可以抑制投機行為。

  時機是否成熟,説法不一

  話題二:減稅時機是否成熟?

  在當前的討論中,出現了以下幾個比較明確的觀點,各位嘉賓的觀點是什麼?

  A、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商務部原副秘書長魏建國認為,當前是中國政府減稅的最好時機。理由有:一、外部環境逼迫中國政府要考慮如何進一步加強實體經濟渡過嚴冬;二、如今政府並不是沒有錢,減稅後需要支付的條件已經成熟;三、現在也是我國政府減少物流費用的最好時機。

  B、全國人大代表、志高空調董事長李興浩就認為減稅並不是支持企業生存的最根本途徑,因為市場經濟是一個競爭的環境,“你減稅了,別的企業一樣也減稅了,競爭還在。”

  C、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集團總裁董明珠也贊同李興浩的觀點。她説,企業有納稅的義務,扶持中小企業,減免稅是不必要的,國家財政也要靠企業繳稅來實現收入。

  胡崇理:對中小企業減稅可以降低中小企業的成本,這是最大的好處,在我看來,是不會有什麼負面影響的。

  相對於整個國家的收入來説,中小企業繳的稅收佔整個經濟的比重算小的,我國現在發展迅速,經濟總體量增大,中小企業不交稅,絕不會影響到國家的發展,反而會促進一批企業的成長,給國家發展帶來貢獻。現在對中小企業減稅時機是成熟的。

  曾靜:可以看到這些企業家的觀點,他們屬於大企業,出發點不一樣。減稅就是主要對小微企業減稅,是有所側重地減。對於能解決城市就業、環保型、新能源、高新技術實行稅收優惠可以起到鼓勵的作用。現在財政不像以前,是比較充裕的,還是有這個條件來減稅。

  比方説增值稅是17%,這是間接稅,含在商品和勞務裏面,除了企業,普通消費者也在承擔這個稅收。所以適當減少間接稅能讓大家都受益。

  中小企業減稅

  刻不容緩

  話題三:減稅對中小企業的幫助?

  減免稅收在鼓勵中小企業做大做強方面,對於中小企業更上一步臺階,有哪些實際的幫助?

  胡崇理:大中型企業交稅是應該的,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應該承擔社會責任,鄧小平曾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後富,現在的許多大中型企業就是那時候發展起來的,那時候就是稅收環境非常寬鬆,但現在的中小企業已經沒有這樣的發展環境了,現在就是輪到大中型企業做貢獻的時候,這也符合縮差共富的理念。同樣也應該給中小企業製造像他們當年發展時的寬鬆環境,等現在這一批中小企業發展起來後,他們同樣又承擔起對社會的責任。

  現在的政策對微企的扶持是遠遠不夠的,在我看來,對微企應該實行零稅收,因為小企業沒有那麼大的承受能力,本來資力就不雄厚,無法和大企業競爭。其實小企業的競爭環境不一定是橫向的,更多是縱向的,壓力主要來自於同行業中的大中企業。

  從大的稅收環境來説,看起來是很公平的,國家沒有對大中企業進行稅收政策的傾斜,但是許多地方政府往往對大中企業開的口子比較多,為了招商引資,留住大企業,就會把很多稅收負擔轉移到中小企業身上來,並且大中企業佔的社會資源廣,這些都是中小企業無法享受到的。比如我們公司,一年繳稅達到一千萬,很多比我們大的公司,實際還沒繳到這個數。

  戴鶴鵬:中小企業本來抗風險的能力就比較差,企業在打基礎的時候,好不容易立了四個柱子,結果就得被抽去一個,對於中小企業來説,減稅應該是很有必要的。並且,中小企業的稅收數額,其實對國家來説並不是最重要的部分。

  前面提到,“減稅了競爭還在”,“扶持中小企業減免稅不必要”的觀點,我不完全贊同。企業確實需要納稅,但是要分階段,企業在發展初期,減免是很有幫助的。比方説一個小企業,營業額只有100萬,這100萬都是需要投入再生産的,但通過繳稅,相當於資金減少了,失去了後繼的持續動力。

  對於中小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來説,創立初期每一項成本都非常重要,發展實體經濟很需要得到稅收支持。

  本版稿件由 重慶晚報記者 徐輝采寫

  作者:徐輝采寫

熱詞:

  • 減稅政策
  • 結構性減稅
  • 兩會
  • 小微
  • 企業減稅
  • 實體經濟
  • 曾靜
  • 郵電通信業
  • 企業的成長
  • 稅收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