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銀行是否存在暴利”成為近一段時間以來關注度極高的話題。於是,又引出另外一個話題:中國商業銀行的現狀到底如何,是否存在壟斷
王俊林
近日,一則媒體的公開報道,使銀行暴利的討論近日再度升級:銀行暴利高過石油和煙草,有銀行日賺6億,堪稱“印鈔機”。這一結論在社會各界引起了軒然大波,更有專家呼籲要對銀行進行反壟斷審查。
根據銀監會統計數據,去年前三個季度,中國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利潤8173億元,人均利潤近40萬元。據此預估,2011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利潤會超過1萬億元,那麼人均利潤會超過50萬元。相比之下,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去年前三個季度實現利潤3.68萬億元,人均利潤不到4萬元。強烈的數據反差,使得“銀行暴利”成為近期媒體關注度極高的關鍵詞。於是,關注銀行業的人們會問:中國商業銀行的現狀到底如何,是否存在壟斷?
爭論不休,暴利依舊
《反壟斷法》實施以來,民眾對商業銀行進行反壟斷調查的呼聲從沒停止,早在2008年8月1日,北京律師董正偉就向國家發改委提出對商業銀行進行反壟斷調查的申請。
同年9月,重慶建行因沒有正當理由拒絕交易壟斷行為被重慶西部破産清算公司告上法庭,同時也引發了商業銀行業收費是否涉嫌壟斷的大討論。
此後的10月10日,國家發改委對商業銀行反壟斷執法案件發出緊急通知,表示將對商業銀行收費問題予以認真研究。發改委的上述表態,在銀行業和整個社會掀起起來了軒然大波,民眾要求對銀行業壟斷行為進行調查的呼聲不斷高漲。
但是,這場關於對銀行業的反壟斷調查最終不了了之,反壟斷法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並未出鞘,與此相適應的是銀行業的亂收費和壟斷現象愈演愈烈。
2009年6月,工行、農行、交行、建行、中行、郵政儲蓄銀行等銀行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均上調了異地存取款、匯款、資信證明等20余項個人業務收費價格,使得現有的各商業銀行銀行卡、存摺儲蓄存款業務收費標準在以前基礎上更加統一或者趨同。針對商業銀行的上述行為,當年的7月27日,北京律師聯名申請國家發改委對各大商業銀行開展反壟斷執法,並建議對商業銀行服務收費建立聽證、論證制度,對商業銀行進行反壟斷調查的呼聲再次響起。
2010年7月31日,中國銀監會發出了《關於加強商業銀行服務收費管理工作的通知》再次強調展開對商業銀行服務收費不合理現象的專項治理工作。
同年8月,由銀監會、國家發改委共同起草的《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發佈,其中涉及到商業銀行的3000多個收費項目中只有7項將免收費用,該《徵求意見稿》並未得到廣大消費者認可,擱淺至今。
2011年7月1日銀監會、央行和發改委要求商業銀行取消34項服務收費。但時至今日,消費者發現,商業銀行對明令禁止的收費項目置若罔聞,出現收費項目“不減還多”的怪象。
2012年2月9日,在“銀行暴利高過石油和煙草”的報道引發社會強烈反響後,銀監會召開電話電視會議,通報《中國銀監會關於整治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規範經營的通知》主要內容,部署專項治理重點工作。
2012年2月10號,銀監會、人民銀行、發改委三部委再次發佈《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規範銀行服務收費。對於三部委的此次聯手效果如何,民眾依然持觀望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