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政協委員建議:放權地方政府監管中小金融機構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8日 08: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企業家跑路現象頻發,似乎正拷問著“溫州模式”能否持續,是否合理。

  近日,有全國“兩會”的代表和委員表示,宏觀經濟收緊、缺乏穩定保值增值的投資渠道是民間融資生存土壤肥沃的主因,他們建議,地方政府應建立監管機構,及時預防因資金鏈斷裂造成金融大案的發生。

  有分析人士認為,此前溫州立人集團董事長董順生被刑拘等一系列事件的發生,並不一定説明民間借貸本身有問題。“企業以好信用、高利息吸引融資,自然會有千軍萬馬參與這場利滾利的遊戲。”該人士表示,“可有些企業融資並非為了自己的主營業務,而是跨行業從事投機,這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風險。”

  以鋼貿行業為例,因鐵礦石資源短缺、物流成本高等因素,部分不甘忍受微利的鋼貿商將鋼材反復向銀行抵押,獲得貸款去投機,結果資不抵債跑路;更有部分鋼貿公司開設養豬場,通過跨行業經營緩解資金壓力。

  “每個行業都有生命週期,當企業面臨衰退期時,自然會尋求一些變化。”上海行動成功教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踐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現有主營業務的差異化發展,進行産業升級等方式可以比較穩妥地將企業拉出虧損泥潭,但是跨行經營意味著風險太大,企業將會面臨行業人才稀缺、核心競爭力迷失等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趙林中表示,近年來,金融機構實行信貸緊縮政策,國有商業銀行將資金主要投向國企和政府投資項目,導致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融資難。民間融資問題宜疏不宜堵。“老百姓的錢缺乏保值增值的渠道。”趙林中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民間資本投資渠道狹窄,在通脹壓力下,存款利息實際為負,再加上樓市價格高企,股市低迷,自然就轉向放貸了。”

  民間金融在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經濟遇冷的情況下,資金鏈頻繁斷裂,仍然給整體金融市場的穩定蒙上了陰影。

  “要給地方政府應有的監督管理中小金融機構的權力。”全國政協委員梅興保認為,“現在地方官員的選拔非常注重經濟人才,他們完全有能力處理當地的金融問題。而目前的監管政策都是由‘上遊’出臺,中央監管的理念和模式很多參考了《巴塞爾協議》,這對小型金融機構如擔保公司、典當行、小貸公司要求過高,他們本身貸款規模較小,所以需要體制、機制創新來解決這些問題。”

熱詞:

  • 中小金融機構
  • 政府投資項目
  • 監管機構
  • 巴塞爾協議
  • 兩會
  • 溫州模式
  • 每日經濟新聞
  • 資金鏈
  • 民間融資
  • 趙林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