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長寧區安西路安化路路口,蔣榮興小籠館的店招非常醒目,藍色底牌上書“蔣榮興”三字,中間還有個穿著中國傳統服裝的男孩頭像。這是一家出售小籠包、湯麵、蓋澆飯等中式點心、快餐為主的飲食店,每逢就餐時間,吸引了大批街坊四鄰。和普通小吃店不同的是,這家店面開闊敞亮,進門處裝了華麗的水晶燈,服務員也顯得彬彬有禮。夏天點完單落座,他們會貼心加上一句:“請坐這裡,有空調,涼快些……”
這家店的老闆,是28歲的同濟大學畢業生陳凱。
細節決定成敗
賣中式點心的餐館很多,如何做到與眾不同?學工業設計出身的陳凱自有答案:細節決定成敗。
以店內餐桌為例,看似普通其實大有奧妙,它縱向摸上去非常順滑,橫向摸上去很粗糙。這使客人面對面坐時,可以很容易推動餐具,而服務員從一側可以把餐具平穩地放在桌上不打滑。再如空調,並不只是買一兩台立式空調隨意一擺了事,而是在店內不同位置,裝了8台分體式空調,頭頂還有吊扇。碰到就餐非高峰期,可以引導顧客集中坐在一兩台空調附近,電費省了,顧客也舒服。
陳凱的目標是把“蔣榮興”打造成連鎖餐飲品牌。或許有人會覺得,名校畢業生做餐飲店老闆“掉價”,陳凱卻不這麼想。學設計,不一定非要“坐辦公室”不可,給自己的餐飲店設計品牌形象、一趟趟跑服裝廠訂制員工制服……做這些事的時候,陳凱“很有成就感”。
“書生氣”和“老闆氣”
書生開店,不少地方仍流露出濃濃的書生氣。店內墻上張貼的顧客注意事項上寫著“由於本店地下無排污管道,無法設洗手間。如有需要,出門向前100米有公廁,實在抱歉”;還有幾條則是請顧客儘量自帶打包盒等建議。文字間透著年輕人的誠懇和環保意識,也讓“蔣榮興”與普通街邊小吃店區別開來。
有幾天,店里加工的綠豆湯顏色口感不是很理想,陳凱自己喝了好幾口,讓服務員放在櫃臺不顯眼處。碰到有顧客要買綠豆湯,他們會如實相告:“今天的綠豆湯做得不大好,喝是肯定沒問題,不過建議您還是改喝酸梅湯吧。”
不過,該嚴厲的時候,陳凱毫不手軟。店裏30多名員工,從廚師、點心師到服務員,陳凱定期組織培訓,還在店內裝了多個攝像頭,規範員工操作。陳凱之前自己在飲食店打過工,因此從怎麼做小籠包,到如何收拾碗筷,他每次都親自示範。
管理員工,陳凱還有個“秘密武器”。和這些從農村進城務工的服務員一樣,陳凱同樣來自農村。農村人在大城市打拼的感覺只有農村人能理解,所以“陳老闆”的話,員工特別聽得進。
農村娃的城市夢
在浙江臨安農村出生長大的陳凱,小學五年級時就會在街上擺攤賣招貼畫、小玩具。讀大學的學費,一半靠助學貸款,一半靠自己打工收入。他知道,自己是不會安於“給別人打工”的。2007年畢業後,他自籌30萬元,加上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和同濟大學創業孵化器的資助,他成立了上海檀風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主要經營項目為家居産品設計、開發和銷售。
然而,這條路走得並不順,公司最終倒閉,陳凱還欠了60萬元債,只好去飲食店打工。捏麵糰、包包子、煮麵條,陳凱一樣樣學過來,漸漸找到了新的方向。“比起其他點心師,我的長處是知識;比起其他大學生,我的長處是動手實踐能力。”抱著這樣的念頭,他開始試水餐飲業。在“蔣榮興”之前,陳凱已經開了五六家飲食店,不過都沒有統一的自創品牌。
陳凱的夢想是在上海及周邊地區開30—40家“蔣榮興”,並且通過網絡銷售、智慧手機自動點餐等方式,讓傳統中式餐飲吸引“80後”、“90後”人群。“我是農村娃,要紮根大城市,必須要有自己的想法,走自己的路。”
記者手記
創業者最可貴的精神是什麼?從陳凱的例子來看,應該是“務實”二字。他很清楚自己的優勢在哪,更清楚如何在創業中最大化利用優勢。做到了這一點,無論是寫軟體還是賣小籠包,這樣的創業者都值得我們尊敬。比起好高騖遠和誇誇其談,眾多 “80後”、“90後”也的確更需要像陳凱這樣的務實精神。
我們鼓勵大學生創業,並不是説大家都要去做“高精尖”的項目,有志氣的大學生,在每一個行業都能找到實現創業夢想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