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蔬菜必須使用優質高産的種子,施有機肥;每片菜地的管理員是誰,何時下種何時采收,都必須記錄在案。日前,武漢市農業局宣佈,將啟動農産品標準化生産、産地準出、市場準入和質量追溯四項制度,打造全國農産品最放心城市。昨日,記者實地探訪武漢首個國家級蔬菜標準園,揭秘蔬菜“標準化”將給市民菜籃子帶來怎樣的變化。
“從種到收”標準達30項
“沒有臟兮兮的爛葉和泥巴,來到這裡,就像走進花園一樣。”江夏區農業局副局長馮國民這樣描述位於江夏金口的蔬菜標準園。不同於常規蔬菜種植,標準園最注重的是“標準”,除了園區的外觀設施,蔬菜從育苗到田間栽培、采收上市,一共有30多項標準。
比如殺蟲,菜地不能用殺蟲劑除蟲害,所以在每個大棚的入口處兩邊,都必須懸挂黃色的生物殺蟲板。對於采收,標準中規定要“適時”,沒成熟的菜不能收,品質不達標的不能收。最後,必須統一包裝、附加標誌後才能上市,須註明産地、生産者、采收期、産品等級、産品執行標準標號等。
口感自然價格偏高
“因為標準園全部施有機肥,不打農藥,所以生産出來的蔬菜更安全,口感更好。不過,蔬菜的保鮮期卻因此變短了,必須在24小時內銷售完。”標準園的負責人透露,園內上午8時到下午14時是採摘時間,隨後經過簡單的加工,就會配送到超市,最晚第二天上午賣完。
其次,標準園採用現代化的大棚,可以控制溫度,冬季蔬菜可以提前20天上市,滿足市場需求。此外,按照標準蔬菜賣相要好,不能有黃葉、爛葉。儘管價格要比集貿市場的高三成左右,但市民買回家沒有丟棄的部分,用水沖洗一下就能下鍋,總的來説也很划算。
“問題菜”可追溯來源
記者了解到,目前武漢市蔬菜種植規模約260萬畝,但大部分為農戶分散種植,種子、農藥、肥料等均由農戶自行購入,一旦出現問題,根本無法進行追溯。
標準園則不同,所有種子、農藥、化肥全部統一供應,農業部門派有專人值守監督,蔬菜産銷全過程建有“檔案”。市民如果在超市買到問題蔬菜,可以根據該産品的上架日期,追溯到基地的供貨時間、采收人,乃至種植過程中打了什麼藥,施了什麼肥,最終找到“病因”。
根據農業局的規劃,今年武漢市將首批啟動10家農産品生産、經營企業和合作社,實施農産品質量安全四項制度及追溯系統的試點示範。到2015年,武漢市所有種植、畜牧、水産等産品的生産記錄、檢測記錄、銷售記錄等,均將錄入農産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