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蘋果是目前世界上最值錢的公司。在中國市場上可謂一路高歌。在2011財年的前三季度,蘋果公司在中國的收入超過88億美元,為去年同期的6倍。
然而它的麻煩卻出在IPAD上。這個蘋果支柱産品第二代IPAD2生産了4000萬部,第三IPAD3將生産6500部。
隨著一家名為的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浮出水面,蘋果公司遭遇空前的商標危機。
這家瀕臨破産的中國大陸公司聲稱,自己是IPD在內地市場的合法主人,並向蘋果索賠四億美元。
目前部分城市的IPAD産品已經下架,整場糾紛對蘋果造成的損失目前尚難逆料。
有人説,蘋果正在為自己的傲慢付出代價。
但平心而論,相較于輸死一搏的唯冠,蘋果出路更為寬廣:一是可以通過談判繼續收購商標,二是將官司戰線拉長,將唯冠拖垮,三呢,可以放棄內地市場的IAPD商標,畢竟産品的市場認同度不僅僅由logo説了算。
唯冠顯然沒有更多博弈的籌碼。
這場戰火愈演愈烈之際,中國一家著名體育用品生産商喬丹體育陷入商標危機。目前喬丹品牌專賣店已達5715家,正在進行上市前的IPO。
對其完成重重一擊的是來自美國退役NBA巨星邁克爾.喬丹。
2月26日,這個目前已轉型為NBA球隊最窮老闆的人發表聲明稱:“在沒有經過我的同意的情況下,用我的中文名字在中國開展業務,這種行為令我受到了傷害,除了通過法律手段維權,我別無選擇。”
喬丹體育隨後稱,過去十幾年來公司始終注意強調與飛人喬丹無直接關係。
但這樣的辯解消費者並不認同,且需要最終獲得公正的第三方認定。
本質上,在中國社會出現如此紛爭,是一個重大進步。背後凸顯出公眾對知識産權的尊重和規則意識的提升。隨著中國融入全球化的進程加速,以及産業結構調整和整體升級的逼迫,也會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