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筆夫:等待流動性信號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4日 08: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華夏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你可以認為市場也許是在製造表面繁榮,但至少它讓我們暫時淡忘了一些事情。

  儘管對於市場中潛藏的那些利空依然了然于胸,但是,近幾週來,筆夫對於那些利空的因素已經輕描淡寫,反而將注意力停留在某些市場的積極因素上,這不是根本立場的轉變,而是策略的選擇。

  市場最迫切的威脅仍然是來自於地方債務危機。隨著高達幾萬億的地方債務日漸到期,即使是最樂觀的政府官員目前也不再掩飾地方融資平臺所積累的風險,一些地方正面臨著無法償還舊債的風險。

  比起那些債臺高築的主權國家來,中國不到60%的總債務水平還不足以構成系統性的危局,而無論是歐洲的希臘、葡萄牙、愛爾蘭這些問題小國,還是日本、美國這些發達國家,他們的債務水平都早已超過100%,如果僅從這一點來看,的確,我們甚至還可以樂觀一些時間。

  其實,債務佔GDP的比重有時並不那麼重要,冰島和愛爾蘭在剛進入危機時,這個比例並不高,但是,由於銀行系統的崩潰,這一比例在瞬間被推上了天。真正的情形是,當債務水平高企的時候,是否有足夠的流動性來支撐危局,才是問題的關鍵。現在該是中國來回答這一問題的時候了。

  政府總是自認為自己比私人公司更加具有償債的能力,所以近年來,政府舉債的規模在不斷擴大,而當政府收入無法趕上發債的節奏時,政府的債務問題就會爆發。

  先來看看全球主權債情形,十多年來,主權債市場的規模擴大的速度超越了我們的預期,2001年底的時候,全球主僅債的存量大約是11萬億美元,而到了2011年底,這一數字達到了31萬億美元之巨,儘管歐洲國家因為債務危機的爆發,債務再融資因成本上升而使步伐減緩了,但是在美國和英國,卻仍在以幾十年來最低的利率擴張債務。各國政府總是試圖阻止債務問題在本屆政府任內集中爆發,而使危機延緩的基本方法就是不斷用新的流動性來彌補當前流動性的不足,這樣所導致的結局當然是債務規模的不斷提升。

  國債的高流動性和安全邊際使得投資者在資産配置時必須加以認真考慮。對於一個健全的金融體制來説,債券市場一個約束性的功能在於,當政府的借貸行為失控之時,借貸成本會陡然升高,它以這種方式對政府行為進行約束。

  但是它的這種功能在歐債危機爆發前似乎失效了,希臘、葡萄牙這些過度舉債的國家在問題完全暴露前似乎完全沒有從市場那裏得到警示,或者面對市場的警示完全沒有做出任何反應。

  債券市場的最大買家不是那些試圖使得投資收益最大化的基金經理,而是那些更追求安全邊際的巨量資金持有者,如商業銀行和各國央行。一般來説,商業銀行進入借貸市場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由於歐洲央行的放貸,這些國家銀行的借貸成本已經顯著低於政府本身的融資成本,他們以低利率向銀行系統借出許多錢,以使這些銀行可以在歐洲央行與債券市場進行套利,這簡直是一個莫大的玩笑。

  就像目前各國正在實行的量化寬鬆政策,一個最大的爭議在於,債券收益率應該是由經濟基本面還是由政府的購買行為來確定,現在的答案居然是後者。

  美國政府已經表示,仍會將現有利率政策保持到2014年底,所以可以想見的是,到那時候,利率水平仍將維持在低水平。所以在這段時間裏,美聯儲的量化寬鬆政策將會是對收益率的決定性的影響因素。

  如果中國政府有意要使地方債務問題不至於顯性化,他們並不缺少辦法,至少在短期內,他們可以找到比美國人和歐洲人更多的辦法,高效率的決策和鉅額的外匯儲備使政府的資源足以在短期內隨時應對可能的情況,只不過,一切取決於政府的意願。

  即使只是一些片言只語,投資者仍然可以從高層的一些談話中感受到宏觀政策調整的可能性,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必要性造就了可能性。2012年是中國政治生活中每隔八年就要輪迴的一次重要時刻,這一年的時間裏,中國人生活的各個領域都不允許任何異常的情況發生,包括經濟生活領域。從主觀臆測的觀點出發,任何有可能導致這種異常情況出現的要素都有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被經濟管理部門一一消除,而政策的可能方式是,盡可能讓某些負面的因素晚些出現。

  所以,將會有很多積極的事情發生,這一點會讓投資者感到某種興奮。導致市場疲弱的各種因素將會在一段時間內得到改觀,例如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和出口增速。

  鐵道部門已經想方設法籌集到了近6000億資金來滿足已經開工的15條鐵路的工程需求,幸運的話,他們可能在餘下的時間裏獲得更多。而為了滿足下一個五年裏建設3600萬套保障房的需求,中國今年新開工的保障房數量仍將達到600萬套,雖然少於去年的1000萬套,但是在去年存量的基礎上仍有如此多的增量,也不啻為一條好消息。地方政府將比去年更加難以滿足新開工建設保障房的需求,因為,房地産調控已經導致地方政府收入的銳減,在這樣的時候中央政府仍然出臺如此大的保障房建設硬指標要求,等於以另一種形式告訴公眾,貨幣寬鬆已經不可避免。由於出口增速放緩所導致的麻煩也引起了高層的重視,種種現象表明,宣揚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增加進口和減少出口的政策將會夭折,或者已經中止,政府將會重啟鼓勵出口的措施。

  政府的最後一道指令將是實質性地加大貨幣供應,或者是恢復積極財政政策的本來面目,投資者將會很快發現,流動性狀況大幅改善的狀況將會在二季度實現。

熱詞:

  • 債市場
  • 地方債務
  • 債券市場
  • 安全邊際
  • 債券收益率
  • 歐洲央行
  • 利空
  • 利率水平
  • 美聯儲
  • 投資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