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調查
晚報記者 謝正宜 報道
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副局長闞寧輝昨天透露,現有持出版物經營許可證的實體發行網點有3800多家,加上每一處連鎖網點,滬上共有近7000家實體書店。記者調查後,對在市民、讀者心中較有影響力的實體書店類型進行不完全劃分:大型書城、連鎖書店,作為與市政建設規劃配套的重大出版物發行建設項目,體現區域性功能佈局,如以上海書城為代表的的大型書城;堅持文化便民理念,向社區、學區、商區、交通樞紐等區域延伸,以新華書店為代表的連鎖書店;綜合書店,博庫書城、大眾書局等佔地面積較廣,具有多種文化服務功能的綜合書店;專業書店、學術書店,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具有一定規模和較強品牌影響力,受到特定讀者群歡迎的學術書店,像鹿鳴書店、少兒書店、科技書店、音樂書店、古籍書店、藝術書坊、外文書店等;特色書店,體現城市定位和文化特徵,滿足不同層次閱讀需求,注重並形成獨特經營風格的民營書店、中、小、微型書店和二手書店,如季風書園、漢源書店、千彩書店、小朱書店。
【生存狀態】
“63折進貨,沒本錢7折賣”
三聯韜奮書店總經理翟德芳今年1月5日曬出書店年利潤:“全年實現銷售1100萬元,利潤36萬元。這一年我們賣了36.44萬冊書,每本書的利潤是不到1元。我們的進貨折扣是63折,實在沒有本錢7折賣書。”36萬的年盈利額僅僅和一位銀行中層管理人員的年薪持平,讓很多人大呼實體書店掙錢太少。業內人士表示,在市道如此艱難的2011年,有此業績已算是實體書店的成功了。
物價漲、租金高是首要危機
在實體書店經營者看來,物價飛漲、店舖租金過高,是實體書店面臨危機的首要原因。 “過去20多年,中國的土地價格可能翻了十多倍,但我國圖書銷售的總量只上升了25%,房租壓力在增大。 ”季風書店董事長嚴搏非説。 “如果我們當初沒有買下這塊土地,現在的經營狀況一定會更難。 ”博庫書城企宣總監朱兵説。
作為人力密集性産業,書店品種與經營方式的多樣化必須靠人力來實現,但是圖書又是一個微利的行業,近幾年用工成本的不斷上升,也已經使得實體書店的低利潤無法支付合適人才要求的工資。
另外一個眾所週知的原因就是網絡購書的興起,如今在網絡圖書銷售中的領先者噹噹、卓越等,並不諱言虧錢賣書的現狀,賠本做生意的唯一目標就是用遠遠低於廣告投放成本的低價圖書“炮彈”,換回最多的點擊率,和其他高利潤商品的銷售。和網絡書店比較,實體書店的一些先天不足的缺陷,是無法根除的。首先,實體書店有工作時間限制,大書城一般地處黃金地段,建成很久,停車存在問題。採訪中,就有讀者表示:“逛半天書店,停車費要幾十元,圖書折扣也沒網絡給力,確實不太划算。 ”還有,實體書店靠營業員服務,尋找查詢圖書不方便。
黃金地段是實體書店之痛
熱鬧一時的“24小時書店”思考樂因為資金鏈斷裂撤出上海;上海地鐵裏的明君書店全線關閉;位於莘莊的“二樓書店”犀牛書店向它的會員們發出告別函;曾是上海第三大書城的龍強書城也走出了龍之夢……曾有一家家實體書店遺憾離開。
黃金地段開書店滋味如何,實體書店在這方面有著切膚之痛。季風書園是上海讀書人喜愛的文化地標之一,去年遭遇市區連續4家門店關閉的困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來福士店和靜安寺店兩家。此外,陜西南路地鐵站下的總店也辟出店舖地塊,外租給箱包公司。曾在上海最奢華地段中信泰富5樓的常青藤書店被網友捧為“上海六大情調書店”之一。一年前,這家“創造奇跡”的書店低調撤出。
上海書城淮海店的關閉,曾在兩周前掀起文化界譁然與扼腕,好在,經過新華傳媒多方調整,伴隨著“實體書店扶持政策”的出臺,淮海店也已宣告調整經營模式,于8月重歸淮海路。
去年11月末,被稱為“滬上最大的民營舊書店”小朱書屋傳出由於租房合同到期面臨關門的消息,而今,全新的小朱書屋也重開在望,將在3月重新亮相。新的小朱書屋將會被安排在塘橋社區文化中心一樓的文體活動室內,距離軌交4號線、6號線藍村路站只有50米左右。接受記者採訪的朱鳳濤一臉幸福,對新的書店能開在寬敞、明亮的活動中心裏感到很滿意:“這片地方要比原來的地下室要好。現在只等到最後合同簽好,貨架做好了。 ”
【他山之石】
看“凱普樂”如何奇跡復活
實體書店的危機,中外趨同。在2012北京圖書訂貨會上舉辦“獨立書店論壇”,有嘉賓提到英美實體書店面對危局的生存法門,如紐約的茱莉亞書店每個月給會員寫信,介紹書店活動和新書,張貼書店全年活動日曆;德克薩斯BOOKPEOPLE書店則每年組織讀書夏令營等。
2005年,矽谷區最具歷史、最有規模的獨立書店“凱普樂書店”在剛歡度50週年慶後不久,宣佈結束營業。一位常逛“凱普樂”的年輕人立刻開了“救救凱普樂”的網站,全家都是書店常客的成功商人丹紐 曼德茲結合了各行各業精英,免費替書店與店主交涉到一個有利的新租約、向出版社爭取通融,最終又找到23位股東,集資超過50多萬美元,成立董事會,對書店的經營與行銷提出規劃與建議,他們也設計了義工制與會員制,前者貢獻時間,分擔書店工作;後者出錢,捐獻30美元到2500美元不等的年費,成為7個不同等級的會員,每級的會員可享有不同優惠。在此運作下,“凱普樂”死去40天后,竟然神奇地復活了,重新開張當天,就已經有近400人登記當義工、600多人買了會員卡。
實體書店的擇書標準與深具水準的新書推薦也是其核心競爭力,舊金山“封面封底書店”就自行出版書訊,店員精心撰寫個性化書評。 1998年《哈利波特》美國版第一集剛發行時,並未受到過多的關注,但“封面到封底”一開始就看好並大力推薦,次年第二集與第三集問世,羅琳已成了明星,多家書店都積極爭取她現身簽售,感恩的羅琳特別指名“封面與封底”以答謝書店早期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