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本報記者 衛容之 實習生 李慧 發自上海 《 國際金融報 》
2月18日,新華社發佈了一篇題為《去年商業銀行凈利潤達2.65萬億元》的新聞稿,不僅“製造”了銀行利潤,也“製造”了話題。
昨日,中國銀監會新聞發言人在微博上稱,銀行利潤被新華社激增。他解釋稱:“這個錯誤的數據是這樣形成的:全年+前三季度+前二季度+第一季度。重復計算的數據不止一半。”
銀監會微博質疑
2月17日,中國銀監會發佈2011年商業銀行凈利潤數據,第一季度為2635億元,第二季度累計數5364億元,第三季度累計數8173億元,第四季度累計數(即全年)10412億元。2月18日,新華社記者經過重復相加後,刊登了上述新聞稿。
新聞稿發佈後,外界並未對數字引起太多猜測和爭議。直至2月19日上午8點04分,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韓復齡在新浪微博上毫不留情地指出:“數據不準,銀行總利潤1萬多億元,最大的工行2000億元,五大行市場份額佔70%。” 韓復齡最後調侃道:“難不成中國有13個工行?”
緊接著,10點52分,中國銀監會新聞發言人也在微博上發貼,質疑新華社數據。
上述兩條微博發出後,掀起了軒然大波。銀行業內人士則大多認為這是個技術性錯誤,擔心這一統計通過外媒傳播後引起更大的誤會。上海銀監局一官員在微博上的言語充滿驚訝:怎麼會這樣計算?外媒怕也被搞亂了吧。
外行集體性麻痹
事實上,稍微留心下歷年數據,便不難發現“2.65萬億元”的荒謬之處。銀監會2010年報顯示,2010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實現稅後利潤8991億元,同比增長34.5%。若按“2.56萬億元”計算,相當於2011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利潤同比翻了三番。在去年國際金融動蕩不安、國內通脹高行經濟走弱的形勢下,可謂羨煞他人。
有意思的是,該消息在發佈一天后才被人指出錯誤所在。有網友將此現象稱為“外行的集體性麻痹”,“中國金融業的利潤和收入極高,媒體説多高,外行都相信”。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月6日,7家披露2011年業績快報的上市銀行凈利潤均在35%以上。剛剛更名的深發展A一馬當先,預計2011年凈利潤為100億-106億元,同比增幅在60%與70%之間。民生銀行和華夏銀行則均預測去年凈利潤會比上年同期增長50%以上。不久前,民生銀行行長洪琦還在公開場合表示,銀行的利潤高得嚇人,都不好意思説了。
值得注意的是,銀行業待遇也異常優厚。就拿年終獎來説,據某論壇爆料,一些國有銀行基層支行業務主管年終獎普遍在10萬元以上,部分還高到“不好意思公佈”的程度。某股份制銀行上海分行信貸部一位負責人還向《國際金融報》記者透露,他們普通櫃臺員工年均工資就有9萬多元,但“離其他銀行還有一段距離”。
銀行需“哺乳”實業
銀行的高利潤與高獎金到底從何而來?上述銀行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今年銀行信貸額度受到限制,但貸款需求源源不斷,銀行主動權在手,議價能力顯著提升,業務完成情況較好。
但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在負利率依舊的狀況下,銀行凈息差的不斷上升是銀行業盈利快速增長的關鍵因素之一。央行去年連續7次調準收縮流動性,更是提升了銀行的議價能力,讓其通過以價補量取得超額收益,大發調控財。
一位ID為“金融黃埔網”的網友更是撰文指出,銀行業的高利潤主要是由於國內銀行實行嚴格的準入制,銀行資源的稀缺導致我國長期以來處於資金短缺狀態,以及由此帶來的存貸款的高利差收入。此外,存貸款利率遲遲不能市場化,政府人為規定存款利率上限、貸款利率下限,形成“利差保護格局”。與歐美銀行不足1%的利差相比,我國5%以上的利差收入能讓銀行業旱澇保收,即使出現壞賬也有央行兜底。
分析人士認為,事實上,高利潤大部分由中小企的“血淚”構築而成。去年銀根縮緊,銀行議價能力變相提升,中小企貸款利率普遍上浮30%到50%左右,這給掙紮在原材料及勞動力成本雙上漲、對外貿易銳減、資金鏈緊繃泥淖中的中小企造成巨大衝擊。專家呼籲,中小企是實體經濟最廣泛的基礎,銀行與企業唇齒相依,在當前應多“哺乳”實業,促使經濟繼續保持平穩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