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理財週報記者 汪江濤
有人撰文稱,由於信息非對稱,承銷商在新股定價上經常採用抑價策略。即新股發行價格通常低於二級市場能夠接受的價格,以使得一級市場投資者在二級市場能夠獲得無風險收益。
據稱,發達國家新股發行首日平均漲幅在15%-20%。A股是個怪胎,還記得首批創業板上市時,如果首日股價不翻倍,老闆都不好意思見人。
但形勢急轉直下,發行轉入買方市場,新股首日漲幅也大幅降低。數據統計,今年截至2月16日共計16隻新股上市,平均漲幅14.6%。其中6隻首日破發,佔比近4成。
中國的事情容易走極端,股市也一樣。前有八菱科技,後有朗瑪信息,兩公司發行首戰失敗,早讓一眾承銷商如驚弓之鳥。這一點可從網下詢價機構數量變化看出:除東風股份、江南嘉捷兩隻主板股票累計詢價外,14隻中小板和創業板股票,各自招徠的平均詢價對象僅32家。以2011年盈利為基礎的平均市盈率僅37倍,最低的由廣發證券承銷的利君股份僅17倍。
利君股份這家做水泥行業設備的中小板公司,實在乏善可陳,上市後一直破發,廣發證券應該“偷笑”才對。
我説的新股定價走極端,指的是宏源證券承銷的創業板新股朗瑪信息,以及平安證券承銷的創業板新股榮科科技。郎瑪二度發行,基本面並沒有變,宏源證券為了死保發行通過,硬生生將估值下調35%。但廣州證券、江海證券、東航財務、寶盈基金等機構,不知是哪根筋搭錯了,在承銷商下調估值的情況下,第二次報價反而比第一次更高。
朗瑪信息16日上市首日大漲82%,與宏源證券“識時務”下調估值直接相關,當然,也不排除網下獲配134萬股的寶盈基金“護盤”的因素。
榮科科技是平安證券今年首個IPO承銷上市項目。平安證券是去年IPO保薦家數最多的券商,但今年IPO承銷首演不力,定價失靈。為什麼這麼説?
平安證券承銷榮科,僅招徠26家詢價機構“捧場”報價,是今年以來IPO網下申購參與對象最少的。平安證券“新股發行難”可見一斑。
榮科上市首日大漲57%。對比同一天上市同為創業板的利德曼(漲幅僅27%),榮科與朗瑪的首日大漲,都反映出主承銷商的新股定價偏差。
與此同時,榮科高達12倍的網下超額認購倍數(與其網下發行數量較少僅339萬股有關),又説明機構對被平安證券“低估”的榮科價值認同。
平安證券對榮科定價的失常表現,可從券商同行的定價看出:長江證券,13-16.25元;民族證券,15.06-15.55元;國泰君安,12.98-15.41元;東方證券,12.2-16.2元;安信證券13.2-17.6元;光大證券,12.45-14.94元;國都證券,13.44-16.64元。上述定價無一不高過平安證券給榮科的最終定價11.11元。上述定價下限均值13.19元,高出榮科發行價約20%。
平安證券寧願自己少收點,讓利給投資者?難道説平安證券是活雷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