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圖/鄺野
每天早晨,寧波飛虹社區廣場上,一群老太太晨練結束後便到一旁分蔬菜。
在很多人抱怨物價上漲時,這個社區的“老太批菜團”成了老百姓對抗CPI的“獨門絕技”。領頭的老人叫吳玉英,雖已年過古稀,但身體硬朗,對買菜樂此不疲,社區都稱她為“批菜團團長”。
每天晨練時,吳玉英都會徵求團員意見。誰家缺啥,需要多少,都一一記錄在案。下午,她就前往批發市場買菜,次日晨練時分給大家。
買菜前,她還得到附近的菜場探探菜價行情,這樣才能保證蔬菜物美價廉。
“氣象預報説明天要下雪,菜價肯定要漲,我們已提前團購了一大批芋艿、番薯、土豆和蘋果。”吳阿姨對天氣預報特別敏感,有點類似炒股票關注宏觀經濟。
時間長了,吳阿姨還總結了一套“買菜經”———逢低吸納。前年底,大蒜價格被炒高,批發價曾一度飆至24元/公斤,去年5月,大蒜價格回落至10元/公斤,她低價囤貨,結果還真替大家省下不少。
“批菜團”團購回來的菜因為物美價廉才受到大家的歡迎,比如,市場價2.5元/公斤的芋艿,平攤下來才1.3元/公斤;市場價1.5元/公斤的番薯,平攤下來1.3元/公斤。
(據《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