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葡萄酒已經日益成為中國居民餐桌和宴席“常客”的今天,一向被視為西式餐飲文化代表作的法國葡萄酒,也正在進入越來越多普通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不過,經歷了幾千年漫長髮展史的法國葡萄酒畢竟是一個種類繁多的龐大家族,並且衍生出獨有的法國葡萄酒文化。國內消費者在剛開始接觸琳瑯滿目的法國美酒時,難免會摸不著頭緒。
白蘭地有V S O、V S O P、XO等的等級標誌,令不會喝酒的人看一眼也知道它的大概價值。葡萄酒也有等級,但劃分方法複雜一些。如何認酒呢?先學看酒瓶上的標簽,也就是葡萄酒的“護照”.
初級識別: 選法國葡萄酒認準“AOC” 多數消費者在接觸法國葡萄酒時最感到頭痛的,莫過於那一大堆的專業詞彙,還有無數略顯拗口的法文名字。其實,對於初步接觸法國葡萄酒的大多數消費者而言,不妨暫時把這些詞彙放到一邊:“AOC”這簡單的三個字母,就是一把打開法國葡萄酒“寶庫”的金鑰匙。
日前,歐洲最大葡萄酒企業法國CASTEL集團攜旗下企業賓德傑思(Barton & Guestier)宣佈,將在年底之前將“B&G賓傑”這一波爾多最古老的葡萄酒品牌引入中國市場。屆時,這一深受歐美中産階級消費者熱愛的法國葡萄酒象徵品牌,將為中國消費者帶來迄今為止最為齊全的法國AOC級別葡萄酒選擇,以便協助消費者從AOC體系這一法國葡萄酒的“國粹”開始,一步步建立屬於自己的葡萄酒品鑒參照係。
AOC並不是什麼神秘咒語,只是法語“法定産區控制”的縮寫。而“産區傳統”無疑則是整個法國葡萄酒體系最大的特色所在。法國葡萄酒歷史上形成了十大主要産區,其下再劃分成若干等級的小産區。在幾百上千年的葡萄酒生産過程中,每個産區都逐漸形成了最適宜本地氣候和土壤的幾個葡萄品種,並且按照本地的特有配方加以混合釀造葡萄酒。
因此,當拿到一瓶法國葡萄酒時,熟悉這一傳統的人不會問“這是什麼品種的酒”,而是會問“這是哪個地方的酒”.當然,即使是同一産區的産品,其品質高下是有區別的。而法國人認為評論葡萄酒品質的首要標準,就是看它能否完美體現所在産區的風味。這也是AOC體系的由來:能夠標注為AOC級別的葡萄酒,就意味著滿足了這條標準。這一等級的葡萄酒,只佔法國葡萄酒每年總産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中高級識別: 認準葡萄酒“酒標” 人們常説的酒標,其實是葡萄酒的標籤又稱為‘etiquette’(法文,意為許可證),標籤上確實透露著關於葡萄酒味道(特色)的訊息。一般標籤上通常會標示:葡萄收成的年份、葡萄酒的酒名(以産地或酒園名(Chateau)命名) 、生産國或生産地、莊園地名的名稱、生産者(造酒者)名、容量、酒精濃度…等。標籤依設計者的設計,有各種不同的樣式,所以數據所書寫的位置也不同。
以産地劃分 葡萄酒的好壞跟産區直接相關,好酒都用其産地來命名。愛飲葡萄酒的人士,沒有誰不知道波爾多(Bordeaux)和布根地(Burgundy)的。這是法國兩個産酒區的地名,堪稱全球最佳釀酒區,也是著名葡萄酒酒質的標誌。基本上,法國葡萄酒分成四種等級,最好的酒在招標紙上標有A O C,即使不知道酒質如何,這個字樣已經保證它是最好的産地及最真實的原料。
第一級,法定産區酒,Appellationed Origine Controlee(A O C)。在酒的商標上,只要是AOC級的法定産區酒,在Appellation和Controlee之間必有一個地名。
第二級,優良産區酒,Vins Delimites de Qualite Superricure(V D Q S)。
第三級,地區餐酒,Vins de Pays(V P)。這是限定在法國境內産地釀製的酒,不用標明葡萄種類或收成年份。
第四級,日常餐酒,Vins de Table(V T)。不用標明産地,葡萄種類和年份。
第三級的V P,在法國人心中並非佳釀,不過,其品質還優良,味道還醇美。
第四級的V T是普及品,幾個法郎一瓶,法國人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極隨意的場合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