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隨著天氣變冷,太原市幹洗店的生意日漸紅火。一位幹洗行業資深人士向記者透露了幹洗行業的部分“潛規則”許多幹洗店都存在“假幹洗”、洗衣收費標準不一、使用劣質洗滌劑坑害消費者……究竟是真是假?因太原市寇莊附近的一家幹洗店張貼 “急聘鐘點工”的廣告,記者便以鐘點工的身份,到這家幹洗店一探“內幕”。
喬裝“鐘點工”順利去上崗
“你好,是要招聘鐘點工嗎?我每天上半天班,有大把的空閒時間,能不能在你們這洗衣服掙點零花錢。”14日上午,記者根據招聘廣告上的地址,找到了這家幹洗店。面對記者的詢問老闆娘有所警惕地打量著記者,回答道:“你能吃得了這苦,因為人手緊缺,我們原則上想要個中年人,有經驗能夠直接上崗的。”“我老家是農村的,經常幹農活,啥苦也能吃得了,不過得學學怎麼洗,尤其是使用幹洗機啥的。”聽了記者的回答,老闆娘才勉強同意讓記者留下來試用三天,每天工作4個小時。但因為沒有經驗,老闆並沒有讓記者去洗衣服,只是讓記者在前臺負責收取衣服、開票,以及將洗好的衣服挂晾及編號。雖然在該店記者只“工作”了兩天,記者便發現了許多“潛規則”。
該收多少錢 全憑“咱”掂量
在“工作中”記者發現,該洗衣店的價目表形同虛設。14日10時許,一女顧客拿了一個被套、一件外套前來幹洗,只見老闆在手裏輕輕一掂,然後隨口給“開”價11元,“上次也是這兩件怎麼才9元?”女顧客不解地問道,一旁的老闆娘則推説水費、電費都漲價了,所以收費自然就高了。同一件衣服相差數天清洗,價格卻相差兩塊錢。當記者向老闆娘詢問收費標準時,她才道出實情:“冬天天冷,碰到年輕人價格稍微高點對生意也不會有影響,具體的就是厚點的衣服是5元到10元,薄點的則是3元到5元,具體要價得看料子而定,第一次上門價格要高點,而老顧客就照顧上一兩元。”
對此,記者採訪太原市物價局了解到,幹洗行業是一個新興行業,其行業標準和行業機制還不健全,所以很難對其服務的價格標準加以規範,一般只要消費者能夠接受就行。一些經營者正是利用了該行業標準不完善,使消費者飽受價格欺詐之苦。
幹洗或水洗 老闆説了算
在“工作中”記者還發現,每次顧客送來的衣服,老闆都會過下手,水洗的、幹洗的分下類,工人就開始幹活,根本不是按顧客要求做,幹洗還是水洗只有老闆説了算。店裏的幹洗機幾乎成了擺設,老闆很少用幹洗機來洗衣服,他利用顧客對幹洗技術了解少的弱點,經常讓工人用水洗代替幹洗。“光一台幹洗機就要十來萬元,一桶幹洗液要幾千元,只有一些質地好,怕損壞的衣物攢多了才會用幹洗機洗一下,一般的衣服料子只要不太好都是水洗,然後再好好地熨一下,根本看不出是水洗的還是幹洗的。”“店租這麼高,不然怎麼賺錢?這已經是行業裏公開的秘密。”據老闆娘介紹,就她所知,現在太原市的幹洗店絕大多數都會或多或少地存在這些問題。
局部水處理 矇混能過關
記者還發現,該店裏的洗衣工人從未經過培訓,他們根本不管衣服的質地、洗滌標誌以及褪不褪色,更不會按照正常的洗衣程序來洗,每洗一件衣服,都是拿著木頭鬃刷把衣服的衣領、袖口及衣襬等顯眼的地方用肥皂水反復刷洗乾淨,然後扔進洗衣機裏攪上2-3分鐘,再拎出來扔到旁邊的超大號塑料清水桶裏一攪,最後一脫水了事,洗一件衣服頂多六七分鐘搞定。“這樣洗衣機裏的水臟得慢,可以省不少水。”面對記者詫異的眼光,老闆輕描淡寫地答道。“你們咋把我的衣服熨壞了啊?”15日,上午10時許,一位穿粉色衣服的女士前來取衣服,結果發現送洗的衣服口袋邊和袖口處掉了顏色。可她哪知道衣服並不是熨壞的,而是黑心老闆為了省水,讓工人用肥皂水給刷得掉了色。“咋是我們弄壞的,你這衣服拿來就這樣。”面對女顧客的質問,老闆娘百般推諉,最終,只同意為其免5元的洗衣費。
後記
記者以單位調整了上班時間為由,向老闆提出辭職,一看記者要“撂挑子”,老闆立馬神色大變,明確表示不會給付一分錢工錢,雖然記者一直堅持,但最終也沒討到一分錢。針對體驗中發現的問題,記者採訪了太原市消協,一工作人員表示,洗滌行業的投訴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每年冬季及次年春季投訴量就會抬頭,而投訴的內容主要都是用水洗冒充幹洗、價格欺詐、損壞衣服難賠償等。同時,該部門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每年太原市工商部門都會對服裝洗染店進行檢查,但由於缺少相應的處罰條例,只能對不規範行為進行整頓,但對於那些違規經營的店面只是隔靴搔癢,事後他們還會故技重施,所以現在急需要做的是建立完善的行業標準,制定嚴厲的處罰辦法,才能從根本上遏制洗滌行業不規範經營的行為。
同時,也有一些市民提議,可以通過行業創新來規範行業發展,例如:通過開設開放式、自助幹洗店等,來提高市民的參與熱情及對行業的認可度,從而促進行業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