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海上風電特許權項目招標 低價中標背後的取捨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3日 09: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國家第一批海上風電特許權項目招標中,濱海近海風電場30萬千瓦時項目等4個項目均在江蘇省,總規模達100萬千瓦。江蘇省是海上風能資源豐富的地區,2020年目標為1000萬千瓦,其中陸上300萬千瓦,在潮間帶和近海700萬千瓦,年風電上網電量可達200億千瓦時。

  第二批海上風電的特許權招標項目的推出,無疑將有力促進國內海上風電産業的發展。但2010年第一批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的項目,在1年之後卻還未能全部開工,這給第二批特許權招標工作帶來了些許懸念。

  第一批海上風電特許權項目中標的4個項目的投標價普遍低於0.8元/千瓦時,平均分別為0.7779元/千瓦時、0.7070元/千瓦時、0.6881元/千瓦時和0.6882元/千瓦時,均遠低於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項目最終確定的上網電價0.978元/千瓦時。

  實際上這一價格已經接近了陸上風電的價格,但是海上風電的投資成本卻是路上風電成本的2倍左右,不禁令人對中標企業未來的效益産生憂慮。“目前海上風電尚處於起步階段,風險高、投入大,收益存在不穩定性。”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勝茂表示。

  龍源電力總經理謝長軍則認為,各開發商為拿到海上風電的特許開發權,在評標打分規則影響下,中標電價低於預期值,接近於陸上風電電價,開發商承擔著非常大的盈利壓力。

  但投標企業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們不惜犧牲經濟利效益換取開發權,足可見其志在奪標的決心和對産業前景的充分看好,開發企業希望搶佔先機,積累經驗,從而為其進一步拓展海上風電市場鋪平道路。由於第一批特許項目是以開發商、設備商和施工方捆綁的方式投標,參與競標的企業多為資金雄厚的央企,且經營範圍遠遠超出風電範圍,因此即使海上風電盈利空間暫時較小,他們也可以承受。加上競爭會促使設備降價,也會帶來成本的降低,事實上,現在機組設備價格比2006首個大型海上風電項目東海大橋項目建設時下降了不少,有些設備下降50%;另外,目前國家尚未制定統一的海上風電電價和補貼政策,使開發企業對國家給予了很高的期望。由此可見,經濟效益並不是投標企業的最終目標,積累經驗、佔有市場才是企業真正的目標。

熱詞:

  • 風電特許權
  • 風電項目
  • 低價中標
  • 風能資源
  • 項目招標
  • 開發商
  • 招標項目
  • 項目建設
  • 風電場
  • 開發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