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權威調查顯示,我國禮品市場的年需求總額在7684億元左右,僅今年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國人民節日七天花費高達4700億元,禮品一項所佔份額相當可觀。
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變遷,用來維繫和規範社會交往的禮儀,已逐漸被片面地理解為人情世故、禮尚往來,甚至出現了與利益挂鉤的潛規則。而記者在一項隨機調查中發現,高達四成節日禮品不是自用,而是被拿到二手市場轉賣或換新。在這一過程中,商品實用價值並無變化,而其“人情之旅”所不斷衍生的附加價值利益正被各方“瓜分”。
特殊來信
一瓶茅臺的春節之旅
元宵節剛過,晨報編輯部就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來信:
大家好,我叫“飛天”,準確説,我是一瓶飛天茅臺酒。別看我只是一瓶酒,價格可不菲,每瓶要兩千元左右,誰讓咱是“國酒”呢。春節期間,我們更是成了搶手貨。過小年那天,我被一個40歲左右的中年人“相中”,從北京世紀金源酒業商貿中心的櫃台中被帶回了第一位主人的家中。第二天,主人吃過早飯後帶上我和其他一些高檔精裝禮品來到了另一位被稱為“主任”的新主人家中。但我的旅程並未就此打住,短短十來天,我先後輾轉經歷了多位主人,現在,我正靜靜地待在一家煙酒回收小店的櫃台中,和眾多與我有著同樣經歷的兄弟姐妹們一起,默默地等待著能有一個真正賞識我的人收留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