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CNTV名家專欄 >

易憲容:A股市場改革面臨三大問題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9日 09: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資料圖)

  易憲容(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儘管在之前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溫家寶總理強調要深化新股發行制度市場化改革,抓緊完善發行、退市和分紅制度,加強股市監管等,來提振股市信心;儘管隨後證監會主席郭樹清也提出不少提振A股市場信心政策,但是籠罩在A股市場上空一兩年的陰雲並沒有隨風而散,整個市場的中小投資者仍然處於觀望之中。

  就當前A股市場來説,經過近兩年的折騰,不少上市公司的股價已經到了低無可低的狀態,但是,作為一個投資市場,如果投資者的信心不足,投資者對市場未來沒有信心,股價再低也是沒有人願意進入或不敢進入的。A股市場信心為何無法提振?當前A股市場以下三大問題不解決,市場的信心要真正得到恢復是不容易的。

  首先,金融市場的核心是信用,是給信用的風險定價。不同的融資方式採取不同的信用風險定價工具。信用是什麼?信用就是不同的當事人的承諾。而當事人的承諾得以履行,都得用不同的方式來擔保。信用擔保的不同,也就決定金融市場性質嚴重的差異性。如果信用來自市場,那麼它就必須形成一套有效的法律及司法制度來保證信用的履行。比如發達國家的成熟金融市場就是如此。

  而A股市場信用主要是來自於政府,因此其信用是由政府隱性擔保的。當股市的信用是由政府隱性擔保時,任何一個當事人過度使用這種信用是必然,因為他能夠把這種過度使用信用的收益歸自己,成本則讓整個社會或他人來承擔。在這種情況下,A股市場過度炒作也就是必然。這就是A股市場內幕交易、違法亂紀等行為盛行的根源。

  由於政府對信用隱性擔保,政府往往會成為整個股市主導者。在這種情況下,市場當事人的利益大小,並非取決個體對市場的分析與判斷,而取決於與政府行政權力的遠近。哪一類當事人與政府的權力越近,這類當事人所獲得的利益就越大;哪一類當事人與政府的權力越遠,其利益就越小,甚至於在市場中的利益為零或負利益。比如,通過政府行政審批進入市場的上市公司的大股東、由行政特許授權的證券公司及相關的當事人等,他們與行政審批的權力最近,那麼他們就可以從中獲得利益最大。那些與政府行政權力沒有關係,自由進入市場中小散戶,除了極個別有特殊信息來源之外,很多都會被殺得落花流水、血本無歸。

熱詞:

  • A股市場
  • 三公
  • 制度路徑
  • 大股東
  • 當事人
  • 隱性擔保
  • 提振
  • 股價
  • 新股發行
  • 金融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