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財經評論
近期有一種説法,“對比海外創業板市場制度安排來看,國內創業板市場關於限售股的制度安排可謂最嚴”。
而創業板股指在過去一年多時間裏,從1200多點攔腰跌至600多點,70%的股票破發……高管辭職套現、創投落袋為安,無疑是創業板大幅下跌的重要原因。
面對如此慘痛的股災,居然還可以放言,“制度全世界最嚴格”,可謂一言既出四座皆驚。
但該言論也是言之鑿鑿,一切論點皆有數據佐證。
該言論稱,“從國內創業板限售股制度來看,除了上市前的鎖定承諾外,還對董監高等設置了減持加鎖等措施,比照海外創業板市場,國內創業板市場的限售股制度安排應該是全世界最嚴。深交所規則,對創業板控股股東所持股份,要求其承諾上市滿3年後才可轉讓……”
“而海外方面,僅有部分市場對上市公司發起人、董事、大股東、高管人員的最低持股期限做了一定的鎖定要求,而對其他持股比例較低的發起人則通常沒有限售期要求。”
統計顯示,截至今年2月2日,創業板共有156家公司限售股解禁,累計解禁47.56億股,其中減持18.73億股;在高管減持套現方面,高管已解禁5.78億股,減持1.28億股;創投方面已解禁16.10億股,減持6.23億股。
在高管減持套現比例高達22%的數字面前,該言論只是“輕描淡寫”地表示,“在當前房價、物價高企的背景下,一些高管也確實有減持股份改善生活的需要。”
事實上,截至去年底,在已上市的271家創業板公司中,共計融資1915億元,而去年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271家創業板公司中有78家出現虧損,也就是近1/3的公司上市後業績變臉。
至去年底,兩年來上市的271隻創業板個股中,七成以上跌破發行價;截至去年三季度,本應具備高成長性的創業板企業,當年凈利潤增長率平均僅為16.65%,遠低於上證A股28.47%和深證主板A股28.4%的平均利潤增長率。
在創業板公司如此高估值、差業績的打擊下,開板兩年多的時間裏,投資創業板的近八成投資散戶虧損,七成市值蒸發。
更為離譜的是,這個所謂“最嚴”的市場,在創立兩年多後的今天,還沒有“想好”該推出什麼樣的退市標準。只有進、沒有出,一個存在嚴重缺陷的市場,如果以“全球之最”而自居,情何以堪。
在創業板市場慘跌近半,而且在反彈過後還有進一步下跌風險的情況下,有關機構如不能正視創業板存在的問題和缺陷,未來的創業板恐怕將真的成為“腐敗的溫床和資本玩家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