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記者昨日從市發改委獲悉,2011年我市實現基礎設施收費收益權質押登記22筆,擔保貸款金額達50億元。據悉,自2003年我市創新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實施基礎設施收費收益權質押登記以來,全市已累計登記235筆,擔保貸款金額550億元,為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輸血”。
簡單地説,基礎設施收費權和收益權質押登記,就是用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修建好後的收費權作為“抵押物”進行融資。這項措施開創了我市一種新的擔保方式,擴大了融資渠道,為促進我市固定資産投資發揮了重要作用。
2003年3月,市政府批准實施《重慶市基礎設施收費權和收益權質押辦法》。一方面,《辦法》解決了我市部分重大項目貸款主體有效擔保資産規模不足的問題(如萬盛電廠、軌道交通二號線、嘉華嘉陵江大橋、重慶市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等項目);另一方面,也解決了部分貸款主體缺乏實物資産進行抵押,或法律法規規定資産不能抵押的貸款主體擔保問題(如中小學校擴建、區縣醫院移民搬遷等項目)。
目前,基礎設施收費權和收益權質押已經成為企業項目融資擔保的重要方式之一,覆蓋了包括電力、供排水、燃氣、學校、醫院等多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