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亞洲四大電影製造國度中國排名不靠前(圖)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2日 10: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都市快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印度曾經跟好萊塢合拍過一部喜劇片《月光集市到中國》,其中狠狠諷刺了中國古裝大片氾濫的現象

  《熔爐》的存在意義不亞於任何一種意識形態,這是韓國電影人最擅長的題材,他們敢於對當前的社會現象提出質疑

  動漫大師宮崎駿公開批評兒子執導的首部電影是動漫界的恥辱之作,但《虞美人盛開的山坡》還是得到了影迷的支持

  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日前發佈了《2011年韓國電影産業結算》報告書,與此同時,日本電影製作者聯盟也公佈2011年日本電影市場概況。前者全年總票房是70億人民幣,後者是149億人民幣。 如果僅從數據來看,眼下繁花似錦的中國內地能拿到130億人民幣的全年票房,似乎混得還不錯,足以榮登亞洲電影大國之行列,而且排名還很靠前。但在這些數據背後,同時隱藏著觀影人次、票價定位、文化輸出等各種軟實力如何體現的潛流。事實上,除了我們熟悉的日本和韓國這兩大亞洲電影生産基地,被大家忽視了很多年的印度電影,早已風生水起。

  關於中國電影的現狀,説得已經夠多了,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他三個電影大國在去年一年中的表現。

  韓國:從好萊塢手裏奪回觀眾

  《陽光姐妹淘》投資回報率高達1:273

  雖然每四部韓國電影中只有一部能夠賺錢,整體的投資收益比率也是負數(-4.6%),但《2011年韓國電影産業結算》報告書中指出,比起2008年時-43.5%的收益比率,現在的韓國電影市場正在慢慢回春。

  2011年韓國電影總票房為70億人民幣左右,當然比起中國內地130億人民幣的票房來説可能算不上什麼。但要注意的是,韓國總人口僅5000萬人,而去年總觀影達到2億人次,基本電影票價在20元人民幣左右,甚至更低。

  跟中國內地一樣,為了保護國産電影,韓國對好萊塢電影也有引進配額限制,但幾乎每部好萊塢大片都會同步引進,像布拉德皮特、湯姆克魯斯等好萊塢明星也經常跑去韓國和日本舉辦新片首映禮。即便是這樣,韓國本土電影還是步步為營,守住了自己的市場——去年韓國本土電影的市場佔有率是54%,正在從好萊塢手上一點點奪回觀眾。

  去年韓國最賣座的電影是《變形金剛3》,是779萬觀影人次,本土電影《陽光姐妹淘》是720萬觀影人次。前者的投資額是2.5億美金,後者的投資額是900萬人民幣。

  當我們還在為《失戀33天》創造了1:23的高投資回報率驚嘆時,《陽光姐妹淘》的投資回報率早就達到了1:273。而且這還是在韓國院線的銀幕數沒有增長,反而降低的時代背景下。

  2011年排名前十位的韓國本土電影,其中有歷史題材(《最終兵器:弓》),生活題材(《陽光姐妹淘》),現實題材(《熔爐》),勵志題材(《格鬥少年,菀德》),戰爭題材(《高地戰》)……

  看起來似乎沒有統一套路,但事實上,這些全是眼下韓國人關注的熱點話題——民族大義、同胞分裂、陰暗政治、青春懷舊。最值得韓國電影人驕傲的是,去年韓國電影在海外賣出366部影片的版權,其中被好萊塢買斷並且打算翻拍的有37部。另外在各個國際電影節上,除了奧斯卡和金球獎這兩大主流獎項,柏林、戛納、威尼斯三大電影節,都活躍著韓國電影人的身影,從未停下過拿獎的步伐。

  日本:用動畫片正面迎戰好萊塢

  《變形金剛》

  在日本完全算不上重要角色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跟好萊塢比起來,近12億總人口的印度才是真正的電影大國。去年印度電影的總産量已超過2000部,居世界之首。目前印度有100多家製片廠,電影類刊物有近千種,平均票價在30元以下,去年票房達到147億人民幣,並且預計接下來會以每年16%的速度增長。

  去年在中國內地上映的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顛覆了大家對印度電影的認識。以往的印度電影通常都是載歌載舞,有時候歌舞多得讓人看不下去。但事實上,近二十年來,印度電影跟好萊塢保持著密切的接觸,除了享受好萊塢帶來的技術便利,印度電影人還把好萊塢打得毫無脾氣。《阿凡達》當年風靡全球,但到了印度完全沒戲,票房只有同期上映的《三傻大鬧寶萊塢》的三分之一。

  如果你看過印度電影《教父》,估計就會明白好萊塢為什麼拿印度電影沒辦法。馬龍白蘭度的《教父》是好萊塢經典,印度電影人改頭換面自己拍了一部,人物關係幾乎全部照搬,除了換了印度演員和印度語言。還有去年號稱印度史上最貴的電影《機器人之戀》,集《終結者》《蝙蝠俠》《人工智慧》等好萊塢大片于一身,簡直令人瞠目結舌,有網友評價,這部電影足以秒殺一切科幻動作片。《黑客帝國》很NB是吧?印度有超級英雄大片《印度先生》,把超人和黑客融合在一起,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就連備受好評的《三傻大鬧寶萊塢》,導演拉庫馬也坦率地承認,這是一部以好萊塢為樣板拍出來的電影。

  好萊塢電影在印度的市場佔有率低得可憐,早年只有2%。這幾年情況稍有好轉,達到了12%左右,但也遠遠落後於印度本土電影。除此之外,印度電影還反攻好萊塢市場,從2005年開始,印度電影在美國市場的票房就超過了1億美元,去年更是從美國人手裏拿走了近10億美元。

  值得中國電影借鑒的是——印度電影的成功,離不開寬鬆的電影審查制度。沒有後顧之憂的印度電影人可以肆無忌憚地諷刺政客嘲笑不公,電影院成了印度人最愛的娛樂活動場所。印度人看電影可用“忘情”形容,每當看到精彩處,影院裏會響起掌聲和口哨聲,還有觀眾隨歌起舞。

  正是在百般無奈之下,好萊塢只能採取合作的態度,奧斯卡獲獎影片《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就是合作的産物。這幾年好萊塢除了向印度提供大量電影技術支持,連劇本創作領域都經常能看到好萊塢電影人的影子。但印度電影並沒有丟掉自己的特色,每一部輸送到世界各地的本土電影,都能讓觀眾看到印度的民族風情。

  除了大家熟悉的寶萊塢,其實印度還有凱萊塢和托萊塢這兩大電影王國。寶萊塢生産的大多是歌舞片,廣受中下層民眾歡迎;凱萊塢崇尚創新意識和商業意識,更容易得到年輕觀眾的青睞;托萊塢走的是新浪潮文藝路線,知識分子是主要的受眾群體。

  印度:把好萊塢打得毫無脾氣

  去年從美國人手裏拿走了近10億美元

  根據日本電影製作者聯盟(影聯)公佈的數據,去年日本電影市場總票房成績為149億人民幣。雖然這樣的成績在亞洲足以笑傲群雄,但日本前年票房已超過200億人民幣,所以日本影聯哀嘆——2011年是格外艱辛的一年。

  對有著1.3億總人口的日本來説,2011年確實格外艱辛,撼動全球的311大地震影響了日本的方方面面,其中當然包括電影市場。受地震影響,去年日本的總觀影在1.45億人次,比2010年減少了17%。而電影票價依然跟往年一樣,維持在100元人民幣左右。

  不過日本本土電影已經連續五年保持優勢,去年的市場佔有率達到54.9%。要知道,日本沒有引進電影的配額限制,每一部本土電影上映,都要跟好萊塢大片正面對抗。日本電影人能做到這點,實屬不易。去年最賣座的日本本土電影是宮崎駿兒子宮崎吾朗執導的動畫片《虞美人盛開的山坡》,3.6億人民幣票房。最賣座的外國電影是《哈利波特之死亡聖器(下)》,票房7.7億人民幣。

  有趣的是,排名前十位的日本本土電影,幾乎全是動畫片或根據動漫改編的真人電影——《寵物小精靈》《宇宙戰艦大和號》《殺戮都市》《名偵探柯南2011》《哆啦A夢:新大雄和鐵人兵團》《蠟筆小新2011》……雖然日本是《變形金剛》的故鄉,但因為擁有大量的動漫人物,《變形金剛3》在日本上映時只拿到近兩億人民幣的票房。要不是邁克爾貝這次用了3D技術,日本媒體早先預測《變形金剛3》的票房最多只有5000萬人民幣。

  除了主流的動漫電影,日本向來不乏大師之作,去年也是佳片不斷——山下敦弘的《昔日的我》、是枝裕和的《奇跡》、青山真治的《東京公園》、周防正行的《跳舞的卓別林》、新藤兼人的《一枚明信片》、阪本順治的《大鹿村騷動記》……北野武去年雖然沒有新片,但新人導演園子溫延續了北野武的路子,在各個國際影展中大出風頭。

熱詞:

  • 印度電影
  • 動漫電影
  • 中國電影
  • 電影票價
  • 亞洲電影
  • 大電影
  • 電影市場
  • 變形金剛
  • 電影類
  • 電影審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