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守住最後一條防線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1日 14: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環境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今年伊始,環境保護部應急辦舉辦了全國環境應急管理專項培訓班,拉開了加強環境應急管理工作的序幕。


  面對嚴峻的環境安全形勢,環境應急管理被列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重要內容。記者日前就如何加強環境應急管理和環境應急體系建設,如何實現“十二五”環境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目標等問題,採訪了環境保護部應急辦主任田為勇。


  記者:為什麼要高度重視環境安全和環境應急管理工作?


  田為勇:當前,環境安全面臨嚴峻威脅和挑戰,這是因為我國重化工行業佔國民經濟比重較大,能源結構不合理,經濟增長方式比較粗放,行業企業結構性、佈局性環境風險比較突出。


  另一方面,我國生態系統脆弱,環境容量有限,隨著長期積累的環境問題的破壞性釋放,突發環境事件集中暴發。
  此外,生産安全事故、交通事故引發的突發環境事件也呈上升趨勢。在2011年環境保護部直接調度處理的突發環境事件中,由生産安全事故和交通事故引發的環境事件分別佔48.1%和14.2%,是次生突發環境事件的主要原因。


  另外,企業違法排污和非法轉移傾倒危險固體廢物引發的突發環境事件也越來越突出。


  記者:2011年突發環境事件的處置情況是怎樣的?


  田為勇:2011年各地共依法處置突發環境事件542起,環境保護部直接調度處理106起,較上年減少32%,其中重大突發環境事件11起,較大突發環境事件11起。特別是安徽懷寧、浙江德清、廣東紫金、湖南衡陽血鉛超標事件,豫魯交界徒駭河水污染事件、浙江建德交通事故致苯酚泄漏事件、浙江杭州苕溪飲用水水源水質異常事件等重大及敏感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後,環境保護部迅速派人趕赴現場,指導、協調、督促地方政府進行了妥善處置,督促落實了整改措施,保障了環境安全。


  同時,按照“三個不放過”的原則,督促各地政府對所有重大和敏感性突發環境事件深入調查,對部分地方實施“區域限批”,對95名有關責任人員進行了黨紀、政紀處分,部分涉案人員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記者:2011年環境應急管理工作取得了哪些進展?


  田為勇:2011年環境應急管理工作取得重大進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環境風險管理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完成了重點行業企業環境風險及化學品檢查工作,完成了除西藏以外的30個省(區、市)以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的環境風險及化學品檢查驗收工作。通過檢查,基本摸清了石油加工、煉焦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醫藥製造業三大類43510家企業的環境風險底數,建立了數據庫。組織中國環科院提出了210種環境風險物質名錄、企業和區域環境風險評估方法,對企業環境風險等級和全國環境風險狀況做出了總體評價。還完成了沿海地區陸源溢油污染風險防範大檢查工作。現場檢查沿海地區1239家企業。基本摸清了陸源溢油風險,查找了安全隱患,提出了對策措施。此外,還推進了尾礦庫環境應急管理工作、化工園區環境應急管理工作和飲用水水源地環境應急管理工作。


  第二,環境應急管理能力顯著提高。一是啟動了中央財政主要污染物減排專項資金——重點地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項目建設;二是加強應急物資儲備建設;三是推進全國環境應急能力標準化建設。四是組織開展應急管理培訓。五是積極推動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六是推進應急指揮系統與平臺建設。環境保護部環境應急管理信息系統主體開發已經完成,進入試運行階段,逐步實現環境風險管理、信息報告、案例資料的數字化管理,將為應急指揮和輔助決策提供重要支撐。


  第三,環境應急聯動機制建設取得新進展。環境保護部聯合公安部消防局召開了全國環境保護與公安消防應急聯動機制建設工作交流會,重點推動了環保與消防應急聯動機制建設。同時繼續深化環保與安監、監察等部門的合作,並推進流域區域聯動。


  同時,環境應急預案建設和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組織修訂《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指導中國黃金集團公司開展黃金採選業突發重金屬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編制、評估等工作。組織開展全國環境應急演練,各省(區、市)均組織開展了環境應急演練。


  另一方面,“12369”環保舉報熱線的為民、惠民、便民作用明顯增強。2011年,環境保護部應急中心共接聽群眾電話和網絡諮詢所反映的問題18913次,受理1281件,辦結1236件,結案率約為96%,較好地履行了“有報必接、違法必查,事事有結果、件件有回音”的工作要求。


  我們還在中國環境報開闢了《接熱線查違法聽民聲保民情》專欄,每月刊登群眾舉報投訴辦理情況動態。同時對34個典型案例進行深入剖析,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教育和輿論監督作用。


  記者:環境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目標是什麼?


  田為勇:環境應急管理工作從一開始單純被動應付,發展到事前預防、事中處置、事後評估相結合的全過程管理。現在,又提出了全面推進現代環境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新理念,這表明,我們對環境應急管理工作的認識水平正隨著相關工作的不斷深入而逐步提高。


  全面建設現代環境應急管理體系,就是要實現環境應急管理思想理念、體制機制和工作方式的全面進步和發展,努力形成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發展階段和現實情況的組織模式、制度安排和運作方式。


  環境應急管理體系的主要標誌是指揮體制一體化、風險管控科學化、處置救援專業化、應急保障規範化。


  環境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核心任務是,有效防範環境風險和妥善處置突發環境事件,確保人民群眾的環境權益和國家環境安全。到“十二五”末,基本建立完善的現代環境應急管理體系,環境應急能力極大提升,應急管理機構實現省市覆蓋,重大環境風險基本可知可控,突發環境事件高發態勢基本遏制,最大程度地減少環境事件對群眾健康和生態的損害。


  記者:今年環境應急管理工作的重點是什麼?


  田為勇:今年重點是做好4件大事:以環境應急管理實踐活動為載體,豐富完善環境應急管理理論體系;以機構編制改革為契機,理順調整體制機制;以環境風險防範為龍頭,積極應對突發環境事件;以環保舉報熱線為窗口,構建以人為本、公眾監督的社會行動體系。


  今年,我們重點要在實施環境風險評價制度、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應急聯動機制和“12369”管理模式等方面取得突破。


  實施環境風險評價制度,需要積極穩妥地推行環境風險評估審核制度,以環境風險評估為主要抓手,優化調整産業佈局、結構和規模,從源頭上提升環境風險防範能力。在區域環境風險評估方面,緊密結合國家主體功能區劃,研究制訂《區域環境風險評估實施意見》,對重點地區和敏感區域劃定區域環境風險紅線,實施紅線控制,提高環境準入門檻。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相銜接,合理規劃産業結構和發展空間佈局。


  今年,擬選擇環渤海、北部灣地區城市先期開展試點。


  在企業環境風險評估方面,結合《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的修訂工作,制訂出臺《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估評審指南》和《企業環境風險等級評估方法》。按照環境保護部統一要求,先期組織開展化工石化行業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估評審和企業環境風險等級評估工作。


  在處置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時,同步開展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將評估結果作為提出事件調查處理意見的重要依據,健全環境損害賠償機制,協調推動環境公益訴訟和法律援助。各地要同步開展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工作,制訂相關管理制度和技術規範,儘快形成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能力。


  在拓展應急聯動機制建設方面,加強與發展改革、安全監管、公安、交通運輸、水利、農業和國土資源等部門的協作,實施全過程、全領域、全要素環境風險管理。鞏固健全環保與公安消防、危險化學品救援等綜合性、專業性應急救援隊伍聯動機制,配備必需的應急救援裝備和物資。今年,將選擇石油化工企業集中和環境敏感地區,開展國家級區域環境應急救援隊伍建設試點。


  此外,今年還將進一步加強應急管理、技術支撐和處置救援“三支隊伍”建設和環境應急能力建設。力爭在省、地市兩級和部分環境風險隱患突出的區縣設立專職的環境應急管理行政機構。建立健全環境應急專家隊伍,充分發揮好理論指導、決策諮詢和技術支持作用。依託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和骨幹企業,採取專業化和社會化保障方式,建立國家——省——市三級應急救援力量體系。研究制訂“十二五”環境應急管理能力建設專項規劃,重點加強應急指揮調度、處置、防護和救援物資儲備等建設。

熱詞:

  • 國家環境安全
  • 溢油風險
  • 環境公益
  • 環境損害
  • 飲用水水源地
  • 危險固體廢物
  • 12369
  • 田為
  • 十二五
  • 應急管理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