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11年以來,中國油氣行業事故不斷,一再為油氣安全生産拉響警鐘。不僅給國家造成鉅額財産損失,也造成很大的環境污染。專家表示,中國油企提速資源開發並不是一件壞事,但如何能夠同時保證生産安全穩定則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2011年對中海油來説可謂“流年不利”。2011年5月13日、6月4日、7月12日和10月14日,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渤中34-1北區塊實施鑽井作業的南海一號鑽井平臺、蓬萊19-3油田、綏中36-1油田和遼東灣北部錦州9-3油田均發生過漏油事故。其中最為嚴重的渤海溢油事故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及漁民的損失索賠仍在繼續。在石化生産方面,2011年7月11日,中海油惠州煉化分公司發生著火事故。此外,2011年7月16日和8月29日,中石油大連石化也連發兩起著火事故。
實際上,多家油企此前就一直強調,近期的工作重點是千方百計增加油氣産量。據統計,2011年行業總産值預計將同比增長31%,投資增長20%。對此,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認為,中國油企的高速擴張本身沒錯,這能夠保障能源供應,但要提高對安全生産的重視程度,防範和杜絕安全生産事故。
商報記者 高立萍
專家眼中的2012
對於2012年行業前景,石化聯合會常務副會長李壽生指出,受國內農業、工業、房地産及消費市場需求影響,2012年國內能源及主要化工産品的需求依然比較強勁。預計2012年,石化行業總産值有望達到13萬億-13.5萬億元,同比增幅約20%-25%;全行業投資約1.6萬億元,增長15%。對此,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油氣行業在急速擴張的同時需要進行管理方面的反思。其次,石油企業在技術和管理方面的投入還不夠。再次,國家應該對發生事故的企業進行重罰,完善法律法規,建立環保標準和索賠標準,對油氣企業産生足夠威懾力。 商報記者 高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