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劉騰
面對中央政府加速推進“公務員醫療保障制度(即公費醫療)改革”的壓力,包括天津、海南等城市在內的絕大部分地方政府,都選擇了財政出資補貼“公務員醫療保障”的“簡易方式”,儘管這種方式所帶來的成本可觀。
目前,北京市已經確定推進北京市屬公務員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從2012年起將公務員醫療保障全部納入醫保,同時取消“公費醫療”。但作為各級政府機關所在地的北京,是否也採取“財政出資補貼公務員醫療”的模式,目前還尚未確定。
此前,《人民日報》刊文稱全國80%地方政府已經取消公費醫療,將公務員醫療費用納入醫保進行統籌管理。然而,《中國經營報》記者調查卻發現,大部分在地方政府採用的以醫療補貼替代公費醫療的方式中,醫療補貼的來源仍是財政出資,這與公費醫療的資金來源並無差異。而且,在改革後的模式中,公務員和企業職工、事業單位職工所享有的“醫保”,具體政策仍有差異。
在公平與速度之間如何選擇,將是公務員“醫改”在2012年新春之後所面臨的又一問題。
“北京方案”規避敏感區
龍年春節之前,北京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在北京兩會上表示,2012年北京市屬公務員將統一納入城鎮職工醫保體系。同時,北京市社保局的相關負責人還表示,中央在京機關公務員醫療保障的改革工作,也將陸續展開,其方向與北京改革的方向一致,即將公務員醫療保障納入城鎮職工醫療保險體系統籌管理。
記者了解到,北京市市屬機關公務員納入城鎮醫保體系以2012年1月1日作為節點,但截至本報記者發稿時止,北京市政府相關部門並未對外公佈公務員“醫改”的具體實施政策和相關辦法,至於“與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統籌管理”之後,公務員所享受的醫保待遇是否與企事業單位職工完全相同,北京市政府也未有明確説法。
“我只能告訴你北京市全部公務員從2012年1月1日起併入職工醫保體系,至於有沒有其他補貼、補貼由哪個部門支付我還要向具體業務部門諮詢,即便有細節和規章,是不是能現在公佈還要領導決定。”當記者詢問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宣傳中心公務員醫保轉軌是否有財政補貼問題時,該中心一位工作人員這樣回答。
根據媒體日前的報道,2010年北京各區縣已經率先完成了公務員醫保制度的改革,45萬公務員被併入職工醫保。而2012年1月1日起,北京市級22萬公務員的公費醫療也將全部納入職工醫保。
在此之前,中國內地公務員系統一直游離于“醫療保險”之外,各級政府公務員所享有的是公費醫療待遇。即公務員按照公費醫療相關政策、規定以及目錄,所産生的醫療費用享受“報銷”待遇,所需資金由同級財政按照批准編制和相關標準撥付。在20世紀90年代全面啟動醫療改革後,企業單位率先完成改革,全員納入醫保,事業單位改革也隨之啟動,但公務員納入醫保由於牽涉多方複雜利益,被置於時間表的最後一位。
也正是由於這一原因,政府公務員所享受的醫療保障待遇一直區別於企事業單位職工所享有的醫療保障。自2010年開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不同場合多次表示,要加速推進事業單位、公務員的醫療保障改革工作,逐步將事業單位和公務員醫療保障納入醫保統籌管理。在這樣的背景下,全國各地均啟動了相關的改革工作。
據《人民日報》報道,至2011年底,目前內地31個省市中,至少24個已經取消公費醫療,公務員全部加入醫療保險,而其他省份正在逐步取消公費醫療。
北京市雖然已經完成公務員醫保制度改革,但是北京還有33萬歸屬中央各級機關的公務人員,他們的醫保改革成為北京市公費醫療改革的最後戰役。據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巡視員張大發表示,2013年將正式啟動中央各級機關公務員醫保改革。屆時,公務員醫保改革將面臨更為複雜的局面。
醫療補助代替公費醫療
“雖然公務員併入醫保,但是他們還享有醫療補助,補助的結果和享受公費醫療差不了多少,”一位專家表示,“這種補助在很多省份實行。”
記者了解到,從2008年12月起,天津市實行《天津市國家公務員醫療補助辦法》,其中第九條規定,享受國家公務員醫療補助的人員,在一個年度內發生的住院醫療費用,在由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按照規定的待遇標準報銷後,其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由國家公務員醫療補助統籌基金予以補助,在職人員補助80%,退休人員補助90%,副司局級以上人員補助95%。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海南,《海南省國家公務員醫療補助辦法》規定,公務員醫療補助的具體籌資標準為,一般為公務員工資總額的2%。而醫療補助標準則為:住院治療時,個人年度累計自負超過一定金額的部分(省直單位人員為1000元,市、縣的額度由當地政府確定),補助90%,自負10%;少數適宜門診治療的特殊疾病,個人年度自負醫療費超過一定金額的部分(省直單位人員為2000元,市、縣的額度由當地政府確定),補助90%,自負10%。同時還標明,上述規定全年自負醫療費超過5000元的,超過部分補助95%,自負5%。
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朱恒鵬認為,在醫療保險上給以補助,是用人單位留住好職工、讓職工不在不正當途徑上動腦筋的一種手段,這種手段不僅政府機關可以採用,其他企業單位也可以採用,當做本單位的一種優惠。“關鍵是要制度化、要規範和透明。”
制度意義大於現實意義
“公務員醫保改革牽扯的費用能有多大?也就是五六百億吧,整個醫改涉及的是多大的盤子,要上萬億,公務員醫保改革被媒體炒得沸沸颺颺,但是這並非涉及到現在困擾醫改的最主要問題。”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顧昕這樣評價。
北京的公務員中,市屬公務員加上中央機關公務員有100萬人,那麼中國有多少公務員呢?根據國務院發表的2009年中國人權白皮書,其中有一個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全國共有290多萬少數民族幹部,約佔公務員總數的9.6%。據此推算,全國公務員人數達3020.83萬。
儘管如此,按照公務員醫療費用發生比例,顧昕認為公務員的醫療費用每年不過五六百億元。而2010年,中國醫藥行業産值機已經突破萬億元,據“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産值將達到3萬億元。如果加上醫療健康涉及的其他領域,國內醫療健康産業的産值高達數萬億元。
“醫改的關鍵問題在於是否要市場化?怎麼做市場化?歸根到底,要改革公立醫療體系的人事制度,讓整個人才流動活起來,給民營醫療産業一個真正的空間。”顧昕一語説出了他的看法,“這個關鍵比起公務員醫改這個表面文章,重要得多。”
“馬上要召開的兩會,關於2012年到2015年宏觀醫改方向,將成為主要議題,只有這個確定了,所有人才會明白國家下一步要怎麼做。”醫改分析人士劉志俊説。
不過,也有專家對公務員醫改的意義評價頗高。“公務員醫改是只涉及幾百億的資金,但這是一個制度問題,應該是相當重要的。”朱恒鵬認為,公務員取消公費醫療併入醫療保險,使中國的保險制度走向一體化,意義還是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