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時評:2012年信貸將真正回歸穩健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30日 07:5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財經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把握2012年中國穩健貨幣政策的含義,既要從總量上分析,也要從結構上考量;既要從整個經濟發展的需要出發,也要從銀行業自身的運行規律著眼,這樣才能作出正確判斷。

  信貸總量合理增長:7.9萬億元

  2011年實施的是穩健貨幣政策,但年末M2增速為13.6%,創近十年來最低水平,因此去年實施的其實是穩健偏緊的貨幣政策。

  去年12月初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12年繼續實施穩健貨幣政策,並表示要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合理增長,這既是對未來的期望,也是對過去的不滿意。因為2009年、2010年M2的同比增速分別達27.7%和19.7%,波動明顯偏大。

  今年信貸總量保持合理增長,就是按照過去的思路,M2增速等於GDP增速加CPI增速(實際上更準確的應該是用GDP名義增長率)再加上一個3%左右的浮動值。預計2012年GDP增速為8.5%左右,CPI為3.5%左右,加上3%就是15%,稍微放鬆一點,則M2增速可以達到16%。

  與貨幣供應量增速相比,市場更關心的可能是貸款規模。2009年和2010年均實施積極的貨幣政策,對應的人民幣新增貸款分別是9.59萬億元和7.95萬億元,2011年貨幣政策基調回歸穩健,人民幣新增貸款7.47萬億元。

  2012年若中國的貨幣政策繼續保持穩健基調,一般的理解就是穩中略松。即全年的貸款增量將高於去年。具體看,2000年至2008年人民幣貸款年均增速13.48%,假設今年增速為14%至15%,則人民幣貸款增量應在7.67萬億-8.21萬億元之間,中間值為7.94萬億元。

  也有人從外匯佔款變化趨勢的角度分析,認為2012年要實現穩中略松的貨幣增長,新增人民幣貸款可能要達到10萬億元。這種觀點的主要依據是經驗公式“△M2=△貸款+△外匯佔款”。

  過去三個月外匯佔款連續下降,2012年外匯佔款即使增加,幅度也不會大,因此要保持貨幣增長只有依賴貸款快速增長。

  這種分析沒有考慮到隨著金融形態的變化,上述經驗公式已經不能完全適用,而應該使用更完整的公式:“M2=國外凈資産(主要是外匯佔款)+對政府凈債權+對非金融部門債權(主要是貸款)+對其他金融部門債權-不納入廣義貨幣的存款-債券-實收資本-其他”。

  這其中,除貸款和外匯佔款之外,其他各項的影響都在加大,比如之前“非金融部門債權”主要考慮貸款,因為債券市場發展較慢,但今年債券市場有可能加速,銀行債券投資規模會越來越大。

  即使這樣,對2012年7.94萬億元左右的貸款規模仍然會有疑問,因為它對應的增速是14.5%,而2011年的貸款增速是15.8%,似乎還更緊了。這裡面的關鍵問題在於,央行去年開始公佈的社會融資總量指標。

  按照央行的解釋,社會融資總量更能全面反映金融部門對實體經濟的融資支持情況,它與經濟的相關性也高於貸款增量,因為貸款只是社會融資總量的一個組成部分。實際上,2011年人民幣新增貸款只比2010年少了大約4500億元(5.7%),而社會融資總量卻少了1.44萬億元(10.1%)。

  過去一年市場普遍感覺融資緊張,貸款規模減少只是原因之一,其他如直接融資下降,特別是承兌匯票明顯少增才是關鍵因素(2011年新增銀行承兌匯票從上年的2.3萬億元下降為1萬億元)。

  我們預計,2012年社會融資總量有望恢複合理增長至15.8萬億元,人民幣貸款佔比下降到50%,人民幣貸款規模為7.9萬億元,與上文分析基本吻合。

  貨幣信貸增長的供求分析

  大的經濟趨勢和政策基調,決定了2012年貸款將會略有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可能太大,除了上面的分析,貸款增長還受貸款供給和需求兩方面約束,貸款規模能否落在預期區間,還存在不確定性。

  先看需求。由於國際經濟形勢特別是歐債危機持續惡化,2012年中國GDP增速繼續回落恐怕是大勢所趨。若經濟增速下降,融資需求也會相應減少,關鍵在於經濟減速的程度有多大,是否會大到足以讓決策層放鬆政策、實施新一輪經濟刺激的地步?這種可能性極小。

  首先,2012年的經濟放緩是預期之內的。

  2008年底啟動的那一輪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一個重要原因是突如其來的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經濟增長超預期地快速下滑,GDP單季增速從2008年一季度的11.3%大幅下降到6.6%(當時公佈的GDP初值分別是10.6%和6.1%),增速幾乎腰斬。而今年的經濟增長放緩,將是與政策調控預期相一致的平穩下降。

  其次,2012年CPI漲幅預計在3.5%左右,比2011年回落約2個百分點,但仍遠高於此前十年平均2.1%的通脹水平,通脹壓力依然存在。

  最後,當前的貨幣存量很高,去年末M2餘額約85萬億元,比2007年底翻了一番。高額的貨幣存量,就像關在籠子裏的老虎,一旦放鬆控制,必然是新一輪通脹。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2012年經濟工作總基調是穩中求進,這就決定了今年不會出臺超常規政策。

  不過,資金需求在總體上保持穩健的同時,在中觀層面的基礎設施投資領域,特別是保障房建設領域的信貸需求則會增加。

  前面提到,2011年人民幣新增貸款雖然只比上年少增約4500億元,新增公司類中長期貸款卻只有上年的一半(2010年、2011年分別為4.2萬億元和2.1萬億元),城鎮固定資産投資資金來源中,來自國內貸款的部分分別為4.7萬億元和4.5萬億元。

  多出的部分,不外乎三個途徑:上年結余(2009年中長期貸款多出約1.1萬億元)、短貸長用和表外貸款,但這三個途徑在今年都將是難以為繼。

  過去兩年發行的數千億元房地産信託,今年將進入償還高峰期。

  此外,去年保障房開工1000萬套,按照平均兩年的建設工期,這些房子大部分將在2012年迎來一個建設高峰期。再加上今年要新開工800萬套,因此2012年保障房融資的壓力將比2011年更大。

  為保持剛剛顯現的房地産調控效果,政策層面不會因部分房地産開發商經營困難而放鬆,但需要為已開工的基礎設施建設(如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及保障房建設拓寬融資渠道。

  再看供給。在經歷了2009年、2010年兩年的天量信貸之後,銀行部門為刺激經濟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也實現了規模和贏利的高速增長,但短期過快的增長速度透支了銀行的體能,也埋下了一些潛在的隱患。

  一方面,天量信貸增長消耗了銀行的大量資本。儘管幾乎所有上市銀行在過去幾年都通過IPO、增發、發行次級債等方式補充了資本,但仍然都面臨很大的資本壓力。

  如果新的資本管理辦法實施,銀行的資本補充壓力勢必會更大,甚至會直接限制放貸能力。

  另一方面,銀行業總資産已經超過100萬億元,是2007年的兩倍多。但資産規模的快速擴張,並沒有帶來管理、制度、技術、隊伍等軟實力的同比例提升。

  特別是在外部環境寬鬆、業務快速發展的時期,提升管理水平的緊迫性下降,蘿蔔快了不洗泥,粗放式經營勢必會埋下風險隱患。

  因此從銀行部門的角度,儘管不太可能出現像歐美銀行那樣的惜貸現象,但無論是資本約束還是管理約束,都要求銀行把發展步伐放慢一些,貸款投放穩健一些,留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補一補內部管理提升和發展方式轉變的功課,建立更加體現資本集約、風險可控要求的內生增長模式,為今後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銀行貸款不可能繼續快速增長,一個可行的替代融資方向是發展直接融資。這是“十二五”規劃明確的金融改革方向,也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加快發展的領域。

  首先是政府債券可以多發一點,包括國債和地方債,銀行購買政府債券消耗的資本金相對較少,而讓地方政府更多依靠發債為基礎設施建設融資,也可以緩解銀行向地方政府貸款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議價能力不高等現象。

  其次是今年加息預期已不存在,流動性緊張局面也將有所緩解,市場利率下降將為企業債券融資營造良好環境,企業債券融資增加30%、達到1.8萬億元,應該可以期待。

  支持實體經濟需要正向激勵

  與信貸規模同等重要的另外一個問題,是2012年的信貸投放結構。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特別強調,要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體現在銀行信貸投放,應該有三個層面的含義:

  一是支持生産性企業特別是製造業的資金需求,包括國家在建續建的重點工程和項目、傳統産業升級改造轉移、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等;二是支持居民消費、小微企業、保障房建設、“三農”等民生領域的資金需求;三是嚴格防範信貸資金流入股市、房地産投機、商品(如收藏品)炒作等領域。

  上述第三點落實的關鍵,是貫徹銀監會“三個辦法一個指引”,特別是受託支付的要求。對前兩點,這兩年監管部門大力推行的小微企業“兩個不低於”的做法可以借鑒。

  但這樣的要求不宜太多,如果對所有重點領域都這麼規定,無疑是回到計劃經濟時代,也失去了“定向支持”的意義。主要還應該立足於建立正向激勵機制,鼓勵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同時引導和撬動社會資金進入。

  (作者為農業銀行戰略規劃部資深分析師,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熱詞:

  • 信貸增長
  • 發行次級債
  • 信貸投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