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陳志武(資料圖)
這次我主要跟大家探討一下監管的社會代價是什麼。這個話題主要有兩個背景,一個是最近關於金融監管的討論,另一個是中國人歷來比較相信政府,至少是從秦國開始,一直讓政府慢慢進入經濟,對社會各方面的生活不斷增加管制。
這次全球金融危機深化以後,到底需不需要加強監管?不管是問北京街上還是紐約街上的人,尤其是問佔領華爾街的那些人,沒有一個會説不需要加強監管,加強監管似乎是不需要去想、説和研究的問題。
但我想問,如果監管成了大家的共識,儘管會有好處,至少表面上可以有好處,那麼誰在付出代價?一旦監管加強了,受害的到底是誰?
這個問題不只涉及金融市場,實際有很強的普遍性。比如,國內這幾年都呼籲政府加強對房地産市場的監管,多數老百姓贊成政府把房地産開發商的空間壓縮得很小,最好是把進入房地産開發的門檻設置得很高,銀行也不給開發商貸款。這樣的話,就會讓缺錢的開發商沒辦法做更多房地産項目。但話説回來,進入房地産的門檻高了、貸款難了以後誰受害?沒關係、沒權力和背景的那些人就沒辦法進入這個行業了,普通百姓家庭出身的人也沒法靠房地産開發發財了。第二,能夠做房地産開發的人和企業數量越來越少了後,房産的供給會越多還是越少?通過限制進入房地産的企業,最後房子供應只會更少、房價只會漲得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