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華網日內瓦1月23日電(記者王昭 劉洋)國際勞工組織23日在日內瓦發佈了年度全球就業趨勢報告,警告全球面臨就業危機加劇風險。報告認為,世界面臨着今後十年創造6億個就業崗位的嚴峻挑戰。只有達到這一目標,全球才能實現持久經濟增長,維持社會穩定。
報告説,在全球經濟形勢惡化的背景下,全球勞動力市場連續三年不振,全球範圍內失業人數達2億,這一數字較金融危機爆發初期增長了2700萬。此外,為吸收全球每年新增的4000萬勞動力,全球今後十年還需創造4億個工作崗位。若世界經濟增速低於2%,2012年全球失業人數可能會增至2.04億人。
國際勞工組織負責就業事務的官員何塞 曼努埃爾 薩拉薩爾在當天舉行的記者會上説,近年來全球勞動力市場鮮有改善跡象,全球創造新就業崗位的能力持續疲弱。到2016年,全球失業率預計將一直維持在6%左右。
國際勞工組織預計,2012年全球失業率為6%,發達經濟體和歐盟地區失業率為8.5%,東亞為4.1%,中東地區為10.3%,而北非地區失業率將達到全球最高的11%。
報告指出,發展中經濟體還面臨着改善9億低收入勞動者就業環境和待遇的挑戰。2011年,這些勞動者家庭收入日均不足貧困線標準的2美元,其中半數以上家庭日均收入不足極端貧困線的1.25美元。
國際勞工組織總幹事胡安 索馬維亞説,如果將全球2億失業者和集中在發展中經濟體的9億低收入勞動者加在一起,這相當於全球每三個勞動者就有一個處於失業狀態或貧困線以下。
國際勞工組織説,過去20年,發達經濟體與發展中經濟體勞動生産率差距雖然有所縮減,但兩者之間依然存在較大鴻溝。2011年發達經濟體和歐盟地區勞動者人均創造7.29萬美元産值,而在發展中經濟體這一數字僅為1.36萬美元。
國際勞工組織認為,發達經濟體就業增長乏力、發展中經濟體生産力水平低下威脅着全球經濟復蘇。對於發達經濟體而言,高失業率、工資增速緩慢導致需求疲軟,進而影響企業信心和雇傭意願,從而再度影響就業;而發展中經濟體則應優化産業結構,發展教育,建立適合自身情況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勞動者、企業與政府間對話,確保收入分配更加合理公正。
索馬維亞強調,促進各國在實體經濟中創造就業機會將成為該組織今後工作的首要目標。但他同時警告,僅僅依靠公共財政救助無法實現持續的就業增長。各國應果斷採取措施,促進私營企業投資,因為私營企業是吸收和創造就業的最有效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