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投研被“壟斷” 導致人才流失 七成被調查者不願投資其産品
如果不是在2011年出現人才流失、規模縮水、業績滑坡等問題,華商基金“壟斷式”的管理模式似乎還不會引來投資者的關注。
然而,隨着這些問題的集中爆發,投資者已經對曾經盛名一時的華商基金的管理能力感到失望,甚至有超七成的被調查者不願再投資該公司的産品。
投研被“壟斷” 導致人才流失
2011年華商基金不僅資金管理規模、業績雙雙隕落,而且還參與多次高報價申購新股。不少投資者抱怨,如此糟糕的情況是由於孫建波等基金經理操作失誤,以及華商投研部門水平低下所造成的。
然而,事實似乎並非如此。有跡象顯示,華商基金更多的投資決策來自總經理王鋒。據接近華商基金的人士透露,基金經理出身的王鋒對公司投研工作把控甚嚴。“影子”狀元莊濤離職出走就與此有着很大的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華商基金副總經理程丹倩多次公開強調公司的投資一直是王鋒直管。
通常情況下,基金公司的投資總監負責投研協調,並對各基金最終的決策進行把關。但是,自從莊濤離職後,華商基金投資總監一職目前仍在空缺,就連2010年股基狀元孫建波也僅為投資管理部總經理,他與研究發展部總經理田明聖同為部門主管。
更有意思的是,華商基金的投資決策體系非常“大線條”,公司投資決策委員會是由包括王鋒、孫建波、田明聖、梁永強等所有基金經理和管理人員組成,這在基金公司中極為罕見。
早在2011年年初,就有業內擔心華商基金投研隊伍的穩定性,如今擔憂成了現實。在莊濤離職前,郭建興在2011年4月悄然轉投銀華基金。此後,莊濤的出走將華商基金人才管理機制的爭論推到了高點。
超五成被調查者對管理能力失望
人才流失、規模縮水、業績滑坡的華商基金,如今已經讓投資者感到失望。
來自和訊網基金頻道的一份調查顯示,截至1月17日,50.66%的被調查者認為,華商基金2011年規模、業績大幅縮水的原因是投研團隊沒有做出正確的判斷;25.66%的人認為是孫建波大失水準;認為是莊濤離職所造成的人數佔比為23.68%。
多數人對華商基金管理層選擇了不滿意的結果,認為華商基金規模突然翻番,超出管理層現有管理能力的人佔被調查者的54.2%。而39.69%的人認為,華商基金管理層能力一般,管理小型公司還可以。只有6.11%的被調查者認為,管理層能力不錯。
調查還顯示,多數投資者認同莊濤的能力。數據顯示,認為莊濤的離職對華商基金的資金管理能力有很大影響的人數佔比達49.17%,45%的被調查者認為有一定的影響,認為沒有影響的只有5.83%。
投票最為集中的人數出現在“您會否投資華商基金”的問題中。70.83%的被調查者表示,肯定不會投資華商基金,公司的投資能力波動太大;有15.83%的人選擇可能會投資,要看具體發行的産品;而13.33%的人則對此不置可否。(記者 王磊 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