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春節將至,部分快遞企業網點停止運營的現象正成為輿論熱點。
昨日(1月17日),某排名靠前的民營快遞公司業務員潘勤(化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承,和很多同行一樣,他在臘月24日以後就開始有意識地婉拒收件。
記者先後致電圓通、韻達、匯通、申通等民營快遞公司武漢分公司旗下的十幾個網點,其中絕大部分工作人員表示不再收件,“春節期間暫停業務”。
“一些偏遠地方的送件業務已經停止了,過年期間,連湖北省內的業務也保證不了”,韻達快遞公司網點負責人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我們這邊收件也沒有用,下面根本無法送達,快遞員都回去過年了”。和韻達一樣,申通等其餘幾家快遞企業的客服也均表示,目前公司已停止快遞業務,“省內省外都不發,正常運營要到正月初七才恢復”。
這種現象已經引起相關管理部門的重視。以湖北為例,日前,該省郵政管理局就要求轄區內快遞企業“收到的快件必須在春節前全部妥投完畢,春節期間快遞企業要安排人員值班,照常營業,保證春節期間投遞的節令物品能在春節內送到”。
對此,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快運分會副秘書長劉建新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稱,“春節作為我國最大的一個傳統節日,每個人都要過,從這個角度講,我們也應該允許快遞公司的員工選擇休息”。同時,他進一步指出,我國快遞行業屬於一個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行業,在春節期間,“人工成本是平時的三倍,而業務量卻不到日常的兩成,考慮到成本、效率等因素,部分民營快遞企業選擇暫停運營是一种經濟行為,社會應該尊重企業的選擇”,相關部門制定的管理制度也應具有一定的彈性,“不應該對所有快遞企業都做一樣的強制性要求”。此外,劉建新還認為,民營快遞公司不是提供公共服務的企業,“如果對它們提出和國有郵政公司一樣的要求,那麼政府也就應該給予一定的財政和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