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馬想斌:養老金入市在賺誰的錢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8日 07: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馬想斌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醞釀已久的地方養老金入市獲得突破,南方某省已獲准將1000億元基本養老基金轉交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運營,一季度將開始投資。有分析稱,新增資金將提振股市債市。此前,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曾表示,建議有條件的養老金按一定比例投資股票。

  去年年末,A股市場持續下跌,指數滑落過程中,個股更是一瀉千里。對於煎熬中的股民來説,自詡為自救保值的養老金入市,依舊能夠帶來救市的遐想。證監會主席郭樹清之前曾表示,要組織全國養老保險金餘額和住房公積金餘額共4萬億元資金,設立一個專門的投資機構或者委託一個機構,投資資本市場。只是如今這專門投資機構尚未組建完畢,南方某省已經準備將1000億元的養老金開始投資。

  養老金作為全國人民的保命錢,不少人認為這樣一筆資金投入陰晴不定的股票市場,風險巨大。但當前這樣一筆資金存入銀行所獲得的收益,卻跑不贏通脹,這對於當前已經出現較大缺口的養老金來説,需要不斷增值壯大,否則資金就會隨著通脹的走高而縮水。此前證監會也多次提出這一計劃,卻始終沒有真正施行。最主要的一個原因還是對資本市場沒有信心,大家對能不能管理好數量巨大的養老金持懷疑態度。

  目前看來,養老金已經跨過能不能入市投資的爭論,中國版“401K計劃”已經是如箭在弦。按照有關方面透出的信心,打著保值旗號的養老金,在其入市之後很可能沒有奉獻,只會賺錢,而且賺大錢。那麼有個問題是,養老金保值賺錢,該賺誰的錢?股市中的金融機構也好,基金也好,都揚言自己運籌帷幄要賺錢。那麼,剩下唯一可能賠本的就只有散戶了。過去十年,散戶確實賠了個底朝天,但血的教訓已經教會了散戶 “珍惜生命,遠離股市”,當那些“能賠錢”的散戶都接受教訓跑了,養老金又去賺誰的錢?

  作為民生之本的養老金資産,在對外投資時對安全性要求近乎苛刻。對於股市這種高風險市場,這類資金必然不可能輕易入市。如果他們開始大舉入市,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我們的股市具備了非常高的安全邊際。當前以圈錢為主要特徵的A股市場,不成熟、不發達,並不適合風險承受能力小的養老金、公積金來投資。過去10年中國GDP增長2.66倍,但上證指數幾乎是 “零漲幅”,與此同時卻多了上千家上市公司,流通市值激增了10倍,被稱為 “以圈錢為主要職能”。統計顯示,1990年至今,國內A股累計融資4.3萬億元,而累計完成現金分紅總額只有1.8萬億元。甚至證監會主席郭樹清本人也曾表示,A股市場是一個缺少回報的市場,它不僅不能增加居民的財産性收入,相反還會把投資者有限的財富蒸發掉,並且奉勸低收入者遠離股市。

  話説回來,入市或許是養老金保值增值的手段,但並不是唯一,我們還可以去投資公共項目等形式填補養老金缺口,再比如國有企業的老員工,可以通過部分國有資産轉移來填充養老金。如今地方養老金入市閃電試點超出了公眾預期,養老金轉交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運營,自然是技術性難題解決了,但將百姓保命錢投入股市,與百姓來説在股市並不具備所必需的安全邊際的情況下,要讓百姓不擔心,似乎只有是比黃金更重要的對政策利好的信心了,只是這樣的信心從何而來?

熱詞:

  • 養老金入市
  • 社保基金理事會
  • 散戶
  • 流通市值
  • 新增資金
  • A股市場
  • 證監會主席
  • 安全邊際
  • 通脹
  • 圈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