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吳曉求:金融業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而非依附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6日 11: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搜狐理財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2012年1月10日,由搜狐金融事業部主辦的“搜狐金融德勝論壇--銀行家年會”在北京隆重召開。論壇匯聚銀行業業內權威人士,共同展望來年經濟及貨幣政策,探討信用卡、中小企融資、高端財富、移動金融等熱點話題。搜狐理財頻道進行現場報道,以下是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的發言: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

  今天的幾位嘉賓中,楊再平,王小維,我,都是同出一個導師,我是師兄,他們都是師弟。現在最早研究國民經濟的,我還是就實體經濟和金融的關係談兩點看法。實體經濟和金融關係經歷了幾個階段,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之前,金融體系主導性的力量,應該是商業銀行,在那個條件下,金融和實體經濟的關係,顯然意見實體經濟是主宰著金融體系的。也就是説實體經濟是金融體系發展根本的基礎,可以説是皮和毛的關係。金融體系為實體經濟的運行提供資金,提供血液,給商業銀行提供創新的歷程,沒有實體經濟發展,金融會出現很大的危機。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金融危機,你會發現金融危機的起源是來自於實體經濟的。實體經濟出現了很大的衰退,從而導致了金融危機的出現,它的基礎已經很差了,到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之後,整個經濟結構正在發生某種變化。這種變化是大勢所趨,這個變化是因為功能正在發生轉型,也就是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之後,因為金融結構市場化趨勢非常明顯,其中導致金融機構市場化趨勢最重要動力是資産證券化。這樣一種變動,使得金融的功能從早期的是存在媒介資金供求關係,調整資金盈餘和稀缺方的功能。後來慢慢導致金融脫媒現象出現,企業並不完全從銀行裏面獲取資金,而是開始走向市場。在這種背景下,投資銀行擁抱大家,傳統商業銀行養起的力量,在過去五十年中得到快速發展。投資銀行的出現極大的推動了金融革命,這個時候金融不僅僅是媒介資金的關係,就如同我們在現在經濟結構中,傳統農業仍然是非常重要的,無論産業結構升級到什麼狀態,你説你離開了農業怎麼可能生存呢?顯然就不能生存。但是今天的産業結構顯而易見不能僅僅以傳統農業來概括,因為産業結構的升級。所以金融也是這樣的,即使在金融結構如此複雜的今天,也就是以一個發達資本市場為基礎一個現代金融體系中,仍然包括著媒介資金供求關係這一基礎功能。但是這已經不是它全部的功能,從一定意義上,只能説是它的主要功能之一,它還有與這個媒介資金供求關係同等作用,甚至一定意義上比它更重要金融資産功能出現了,這就是配置風險,金融體系從配置資金到配置風險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中國的金融顯而易見非常落後,我們還不能僅僅停留在一個媒介資金供求關係的階段,那麼這樣的話,將非常落後。中國經濟難以保持持續穩定的增長,中國經濟2011年達到七萬億美元規模,人均GDP將達到五千美元,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顯而易見它需要一個與此相匹配的金融體系加以推動。強大的金融體系一定以發達的資本市場為主,意味著中國金融結構發生變化,我這個話是有意思的,過去我們要有一個未來的眼光來看待金融關係,要站在未來的角度,不要站在過去。不是説金融業發展要背離實體經濟,就如同産業結構升級,你沒有農業是不可能的,你會餓死,你的産業無論多麼高端,離開農業肯定不行,但是僅有農業是不夠的。我們最主要目的推動中國金融結構的變革,推動中國金融結構的變革,那就意味著中國整個金融體系還要升級換代,中國還是要大力發展資本市場,還是要創造很多産品,要為社會創造大量的産品。也許金融到今天和實體經濟關係不簡單是依附關係,如果僅僅看作簡單的依附關係,我個人認為會阻礙中國金融結構的變化,很難推動中國金融體系現代化。

  事實上到今天金融對實體經濟起到主動推動作用,不是被動,不是簡單的提供外力的作用,它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小平同志也講,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我理解他的核心金融一定對實體經濟發展起到主動推動作用,就需要高質量的金融,不僅僅是一個媒介資金的供求關係。它要創造大量的産品,為社會服務,為社會去避險。因為現在全球不確定性已經是越來越明顯了,我們整個金融體系要為這種規避不確定性,要提供大量的可選擇的資産。大量可選擇的金融資産一定是金融市場提供的,從商業銀行的蓬勃發展到投資銀行蓬勃發展,暗示著一個國家金融結構的變化。

  我們還是要從一個非常高的角度去理解,我這一點我和很多的學者還是有不同的判斷,核心的事情一定要推動中國金融變革和發展。因為中國這個國家不是説要維持二十年的增長,我們從2001年加入WTO之後,到2020年一般都認為這二十年將是中國經濟最黃金的時期,這二十年平均以8%到9%的增長大概沒有問題,前十年平均9.5%,後十年8%也是可以實現的。平均下來應該是在8.7,8.8%這樣一個水平。維持二十年這樣高速增長,不是中國人的一個夢想,因為日本也維持了大概是約二十年的增長。但是他後來停止了,停止的原因是什麼?人們可以找到很多原因,最核心問題日本金融體系受到問題,日本金融體系無法分散風險,無法推動龐大的實體經濟往前走,無法催生科技來推動産業的革命。而美國的金融體系他能夠做到這一點,所以美國經濟維持了一百年的成長,上個世紀到2008年,2008年預示著它正在慢慢走下坡路,走下坡路基本不成問題,除非哪一天它又找到新的産業發展。如同本世紀初一樣,互聯網絡革命在美國出現之後,後來維持了一個差不多七八年增長一樣。除非它找到一個新的産業模式,從而帶來新的經濟週期的出現,否則的話,它的下坡路是肯定的。但是畢竟它成長了一百年,從上個世紀到2008年,扣除了幾年的金融危機,成長了一百年。一個如此龐大的經濟體成長一百年,必有其中的奧妙。這個奧妙我個人認為就是兩個,這兩條都值得我們學習。雖然我本人對美國沒有任何好感,我非常厭惡這個國家。因為它是非常霸權,非常自私,非常的不遵守規則,非常的狂妄自大,我不喜歡它。我在2002年,作為美國國務院一個特別邀請的客人,在美國訪問一個月,從出門到回家,所有費用都出,就是請你到美國看看,你看任何人都可以,都去訪問,包括各大金融機構,四大交易所全去了。後來發現我們這個還在學習,它能夠成長一百年,一個是它的人才戰略,人才導致科技的進步。科技的進步,科技的革命導致了産業的革命。産業革命將導致一個國家經濟長週期的出現。我們學經濟史都知道任何一次經濟長週期的出現,都是以産業革命為先導的。這一條我們深刻領悟到了,所以我們也重視人才,也推動科技進步。科技進步是一個國家經濟成長的原動力,沒有科技進步就不會有經濟的成長,因為原動力沒有了。但是僅有原動力還是不夠的,我們如何以原動力以加速方式呈現出來,這就是現在金融體系要做的。要使它很快發揮作用,很快轉化為現實生産力,可以在早期風險能夠規避到讓它成長起來,這不就是金融制度的創新嗎?包括早期風險投資,這也是金融體系裏面的創新。這種産業革命帶來的一個經濟長週期的出現,能夠長遠的保持下去。金融的作用顯然就在這裡凸現了,不僅僅是風險投資,包括後來納斯達克市場,包括整個金融體系的設計,整個金融結構的設計。它會推動它一百年的成長,我們對這個認識是膚淺的,我們在相當多的時候,都認為現在金融是泡沫,我始終不理解為什麼做這樣的理解。難道中國金融永遠停留在以傳統商業銀行為主導的體系中嗎?傳統商業銀行如果主導了中國金融體系,中國的金融肯定是沒有生命力的,一定要讓市場的力量起來。股票市場發展提供了整個實體經濟穩定性,債券市場將會推動整個傳統商業銀行的變革,這樣才能造就一個強大的金融市場,這樣才能開放。對現代金融力量要做出正確的判斷和理解。如果中國經濟要保持百年增長,顯而易見除了重視人才戰略,科技進步,産業革命以外,還是要推動中國金融變革。

  金融變革要不斷的開放,沒有開放中國金融還是不會成長起來,美國金融體系之所以強大,因為它開放了,可以把全球資源為我所用,可以把風險分散到全球,所以這麼大的金融危機,沒有讓它的經濟出現如此快速的衰退,和他的金融內在結構是有關係的。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大量發展中國金融國際市場,這兩個是推動中國金融變革,以及現代化市場化兩個重要的步驟。發展這樣的金融不是製造泡沫,也不是在遠離實體經濟,是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好,更高質量的服務。這一點在今年在中國似乎顯得更加重要,謝謝大家。

熱詞:

  • 吳曉求
  • 金融體系
  • 現代金融
  • 實體經濟
  • 經濟週期
  • 依附關係
  • 金融業
  • 金融結構
  • 現代經濟
  • 核心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