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理財 >

翠玉白菜身家過億引爭議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6日 10: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翠玉白菜全器

翠玉白菜背面

  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高兆華稱

  現在幾百萬的翡翠比它不知好多少倍

  説起台北故宮的館藏,估計不少人會首先想起“翠玉白菜”。在民間傳説中,它與清末的宮闈紛爭、八國聯軍侵華等秘聞和大事件糾結在一起,被傳得神乎其神。大陸游客到台灣旅遊,必去台北故宮,去台北故宮則必看翠玉白菜。在去年的台北故宮壓軸大展“國寶總動員”中,它也赫然位列百件“國寶”之中,並享受獨特的待遇置身於獨立展廳,觀眾需排隊才能一覽它的尊容。那麼,這翠玉白菜是何“神器”?在瑰寶雲集的台北故宮中,它躋身“國寶”之列是否名副其實?價值又是多少?

  采寫

  記者卜松竹、吳聿立

  “寶石盆景”人氣旺

  蔡玫芬(台北故宮器物處處長):

  “寶石盆景”人氣旺

  蔡玫芬告訴記者,實際上之前故宮一直沒有將翠玉白菜放在“國寶”當中,此次入選“國寶”大展,主要是考慮到它的“人氣性”。在“國寶總動員”的公眾票選活動中,“翠玉白菜”榮膺頭名,“它幾乎成了台北故宮的"行銷專員"一樣,每次展覽時都備受矚目”。從赴臺文物最早落腳的台中一直到台北,很多人點名要看它。複製品也賣得很好。

  這件長18.7cm,厚5.07cm,寬9.1cm,以半綠、半白的翠玉為材的巧雕作品,據推測可能是光緒帝瑾妃的嫁粧。在故宮博物院成立之前,它是陳設在永和宮內、栽種于小盆中的“寶石盆景”。蔡玫芬説,從材料上言,的確算不得“頂好”,不算很大塊,綠、白分佈也並不均勻。但其價值,主要體現在“巧思”和歷史文化內涵上。如果按照一般設計,琢成瓶罐鐲佩,則將會因為其裂璺、斑塊,而被視為多瑕的劣材。但玉工卻巧妙地借助了白菜的造型綠色部分琢成菜葉,白色部分雕為菜梗,裂璺藏在葉脈中,斑塊被安排為經霜的痕跡,材料本身的缺陷通過創作者的用心與創意,轉化為有魅力的藝術品。或許有時人們會覺得,這件作品純為一件寫實之作,並無“昇華”。但如果細心觀察匠人的佈置,則會體會其苦心孤詣的設計意圖。從工藝上説,如葉片邊緣透光部分的處理等,也算得“上上之作”,是體現了當時民間工藝美術創作水準的作品。

  另一方面,翠玉白菜是當時民俗文化的一個代表。白菜寓意清白,象徵新嫁娘的純潔;葉尖兩隻昆蟲寓意多産,祈願皇室子孫綿延。而從織錦、服裝等其他文物中也可以看出,當時清王室中有一種田園風情在流行,因此這件“白菜”恰好成為這種審美風潮的一個體現。

熱詞:

  • 翠玉白菜
  • 國寶
  • 白菜
  • 翡翠
  • 油青
  • 台北故宮
  • 雕作品
  • 文物
  • 葉片邊緣
  • 故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