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新社北京1月14日電(記者 俞嵐)“控物價”雖然已非中國宏觀調控的頭等要事,但物價走勢依然不容樂觀。今天在此間一個論壇上,智庫專家認為,2012年,中國物價走勢面臨三大不確定性,要將其漲幅控制在4%左右“有難度”。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去年,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達到5.4%,遠超年初設定的4%的調控目標。但讓官方輕舒口氣的是,物價過快上漲的勢頭在年末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12月,CPI同比上漲4.1%,創15個月以來的新低。而中國經濟“放慢腳步”亦讓不少人在物價問題上變得日益樂觀。
不過,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認為,經濟增速的放緩並不意味著通脹壓力的減弱。從中長期看,城鎮化將推動中國物價不斷上漲;從短期看,亦有三大不確定因素,令物價走勢複雜化。
首先是糧食和豬肉為代表的食品價格的走勢可能會有反復。他指出,去年糧食産量實現了“八連增”,今年繼續增産恐怕是小概率事件。雖然近期生豬的存欄量、出欄量都有明顯上升,豬肉價格也出現一定回落,但2012年是否會發生疫情等超預期因素,需要警惕。
第二個不確定性是以國際原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的價格走勢。他指出,近一個半月以來,國際原油價格一直在每桶100美元價格上下,且屢次有衝高的“願望”。未來美國經濟向好是否可持續、歐盟是否對伊朗實行全面的石油禁運、中東局勢是否會惡化等都會影響到中國國內物價走勢。
第三個不確定性則是國內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因為物價漲幅較高,過去兩年,中國一些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措施都未出臺。隨著通脹壓力的略微舒緩,去年年末,國家發改委正式上調了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在王軍看來,如果官方今年密集出臺調價措施,亦將推高物價。
在此間舉行的中國經濟年會上,這位專家建議,今年中國物價調控應逐步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從傳統的需求管理轉向依靠供給管理,譬如增加農産品生産,實現産需銜接,規模化、産業化生産;二是從過多地依靠貨幣政策向更多采取減稅等財政政策來調控物價;三是要逐漸學會從管理國內市場向管理國際市場轉變,鼓勵更多企業赴海外進行投資,建立穩定的能源、資源供應基地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