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30名“創業明星”和一座城市的“創業夢”
攀枝花改善創業環境,讓更多人想創業,敢創業,能創業
1月9日,鹽邊縣永固市政維修維護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羅獻友忙著籌備公司的團年活動。曾經是下崗工人的他,不僅通過創業當上老闆,還解決了上百名下崗職工的就業問題。10天前,在攀枝花市創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工作會暨首屆創業明星表彰會上,他和另外29名創業者一起,獲得“創業明星”稱號。
自2009年成為全國首批創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試點城市以來,攀枝花市著力改善創業環境,健全創業服務平臺,全民創業熱情不斷升溫。據統計,該市2011年開展創業意識培訓3246人、創業能力培訓2146人,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04億元。3年來新增創業者32663人,帶動就業人數超過8萬人。
“1=5”的倍增效應
“1人創業可以帶動5人就業,這就是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攀枝花市委副書記趙輝説,創業是實現就業的最高形式。
1人創業帶動5人就業,在羅獻友身上得到印證。由於公司改制,羅獻友下了崗。在辦理下崗證時,他聽説下崗工人創業可享受國家減免3年稅收等優惠政策,便籌集10萬元,辦起了一家火鍋店,3年後,不僅還清了貸款,還有了一定的積蓄。
成功創業,讓羅獻友産生了幫助更多失業人員實現就業的想法。2000年,他被選為桐子林鎮城南社區居委會主任。“要解決群眾生活困難問題,必須讓他們實現就業。”羅獻友和居委會一班人根據攀枝花創業培訓、小額擔保貸款等配套政策,舉辦了餐飲業、維修業和電腦培訓班,同時鼓勵有創業想法的群眾申請小額貸款,自主創業。
一番努力,羅獻友所在轄區內先後創辦餐飲店20余家、修理店13家,解決了100余名下崗人員就業問題,社區還向鹽邊縣安寧工業園區輸送就業人員百餘人。
“‘創業之夢’是攀枝花的現實選擇,這是由市情決定的。”趙輝説,攀枝花屬勞動輸入型城市,就業層次和水平較低,如何讓更多有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人走得更快、更遠,是攀枝花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
“1+1+1”的合力效應
在“創業明星”文小莉看來,如果沒有創業培訓,就沒有她今天的成功。
10年前,攀枝花旅遊業的迅速發展讓文小莉嗅到商機。瞅準攀枝花特色食品——油底肉,文小莉走上創業之路。然而,對經營一竅不通的她很快陷入困局。“正當自己迷茫時,市上舉行的培訓給我帶來了希望。”文小莉説,通過創業培訓,學到了很多銷售知識,還學會了如何註冊商標。如今,她創辦的“攀鄉食品”已成為當地具有影響力的特色産品。
近年來,攀枝花市不斷擴大創業培訓範圍,將城鄉勞動者、大中專院校學生、已創業成功的小企業老闆全部納入培訓範圍,同時建立創業指導服務專家團,針對下崗失業人員、大中專畢業生、返鄉農民工等不同群體,開展不同內容、多種形式的免費創業培訓。
除了創業培訓,各種資金扶持也讓創業者吃下“定心丸”。
攀枝花市將小額擔保貸款範圍擴大到所有城鄉勞動者,降低了創業貸款擔保的門檻,個人貸款額度最高達10萬元,企業最高200萬元。目前該市小額貸款擔保基金達到5193萬元。同時,通過推行“互助式”企業貸款機制,引入貸款銀行競爭機制和基金風險銀行分擔機制,創業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大。
在配套服務方面,攀枝花市各職能部門設立專門服務窗口,為創業者開闢了“綠色通道”,準入登記、行政審批、繳納稅費、申辦證照等手續實行“一站式”限時辦結。
日益完善的創業扶持體系,點燃了攀枝花人的創業熱情。2009年至2011年三季度,該市新增創業企業實體30369戶,其中新創辦個體工商戶24704家、私營企業566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