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農業板塊去年年底以來大幅跑輸大盤,讓“掘金”農業的投資者有些失望。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月11日,農林牧漁指數相比去年12月1日的跌幅達17.5%,同期滬深300指數下跌5.7%。1月份以來,農業板塊更是出現大跌大漲的“過山車”式行情。
中央一號文件自2004起連年聚焦農業(以及與農業密切相關的水利),每年年底至一號文件公佈前後,農業板塊基本上都會走出一波“年底行情”或者“一號文件行情”。有數據顯示,2004至2010年的八年中,農業板塊指數在中央一號文件公佈前一個月的最高漲幅超過30%,另有4年的漲幅在10%左右。
儘管“佈局”、“掘金”農業股的表述頻現於各類研究報告,但這個歲末年初農業板塊卻真切地感受到有些“寒冷”。特別是元旦後的首個交易周,農業板塊的表現尤為慘烈。1月5日,農業板塊位列跌幅板前列,跌幅近6%,被機構反復唱多的種業股更是罕見地集體跌停。1月6日,農業板塊再度大幅下挫。
一位農林牧漁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農業板塊前期下跌主要是因為估值比較高而進行的調整。此外,農業板塊和C PI走勢的相關性比較大,隨着C PI的下行,農業板塊的整體機會基本沒有了,主要看結構性的機會。
中投顧問IPO諮詢部分析師季秦川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近10年來我國每年平均凈增739萬人,耕地面積卻在急劇下降,人地矛盾日趨突出,糧食問題是我國無法回避的基本國情,農業是國家的基礎性産業。政府將大力推進農業科技的發展,對農業行業發展有着積極的推動作用,未來農業板塊的投資價值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