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網絡實名制值得商榷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0日 10: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近年來,網絡實名制為一些人士所熱衷,理由是:該制度的設立將會大大減少網絡謠言和網絡語言暴力、人身攻擊等。有人還以我們的亞洲近鄰韓國為例,説明網絡實名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可日前韓國宣佈將放棄其實行了四年的網絡實名制,這或許會讓持以上觀點的人士感到了某種尷尬。

  2007年7月,韓國開始實施網絡實名制,要求用戶上網必須用真實身份註冊。然而不幸的是,隨著一些社交網站和門戶網站頻遭黑客的攻擊,數千萬用戶的姓名、電話、郵件和身份證號碼外泄,由此帶來的垃圾郵件、詐騙電話等也氾濫成災。網絡實名制讓韓國的用戶“未受其利,先蒙其害”,民間對於廢除網絡實名制的呼聲也越來越高。鋻於此,韓國廣播通信委員會不得不在其所提交的一份報告中就提出修改有關網絡實名制的法律條款。據悉,到2014年,該國將完全摒棄網絡實名制。

  韓國在網絡實名制上前後截然相反的態度耐人回味。

  隨著網絡的迅速普及,網絡社交、網絡互動日益頻繁,涉及網絡謠言、網絡人身攻擊等事件也不時發生。但是,這些負面現象並非都由網絡“虛名”造成。事實上,絕大多數網民的網絡行為還是比較負責的,也是文明的。謾罵、人身擊的現象等不文明的行為畢竟是極少數,並且這些現象也為絕大多數網民所不恥。此外,所謂“人肉搜索”來説也不能一概否定。不可否認的是,一些基層官員的腐敗行為就是通過人肉搜索而被公之於眾並受到追究的。

  其實,網絡“虛名”並非就可以為所欲為。對於網絡上出現的不文明行為和醜陋現象,相信多數網民都會明辨是非,主動與之劃清界限。那些不文明行為和醜陋現象甚至會遭到大家“群起而攻之”,令其付出代價。

  就網絡謠言來説,中國有句古話:“謠言止于智者。”我們不能要求大家都是“智者”,但謠言止于信息的充分披露,卻是不爭的事實。近年來,一些網絡謠言的産生和傳播,大多是因為一些權威機構信息發佈不及時或不充分而造成的,有的則是刻意掩蓋事實真相,引起廣泛的質疑所致。事實證明,只要有關權威機構能夠及時做好信息披露,真誠地面對社會的關切,謠言自然會煙消雲散。從這一點來説,網絡謠言並不如所説的那麼可怕。“錢雲會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對於惡意散佈謠言擾亂公共秩序者,相信公安部門自然有辦法順藤摸瓜、找到禍源的。如果連這點能耐都沒有,那麼許多大案要案更加無從偵破。

  允許網絡“虛名”不僅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保護用戶的個人身份信息,使用戶免受不良信息的騷擾,還能讓那些想通過網絡揭露身邊醜惡現象、但又怕遭到報復的用戶獲得一定的安全感。事實證明,網絡“虛名”所揭露的社會醜惡現象同樣具有很高的真實性。轟動一時的“躲貓貓事件”“韓峰日記事件”“天價煙局長”的揭露者,都沒有採用實名。須知對於廣大弱勢群體來説,用實名揭露身邊的醜惡現象是一件具有風險的舉動。而網絡實名制將會讓不少人噤若寒蟬。

  此外,以防止網絡謠言和網絡暴力為名而實行實名制,實際上是一種事先設置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公民的言論自由,這是不符合時代潮流的做法。其結果不僅不會達到其美好的初衷,反而可能會讓網絡生態死氣沉沉,了無生氣。或許,網絡的“野蠻生長”所反映的,恰恰是社會的寬容、自由和活力。(本報評論員蘇群)

熱詞:

  • 網絡實名制
  • 網絡謠言
  • 虛名
  • 網絡行為
  • 網絡暴力
  • 網絡生態
  • 智者
  • 用戶
  • 垃圾郵件
  • 韓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