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理財 >

當富人錢是存出來的 新年帶上錦囊避開三陷阱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0日 09: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理財週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想變得有錢,卻苦於收入平平?別擔心,錢是存出來的!新年裏,不妨帶上存錢錦囊,避開重重陷阱,成為富人的道路人人能走。而且,存錢的過程也是一種享受。

  錢是存出來的

  文本刊記者 張安立

  大衛巴哈是全美首席理財大師,在談到“幸福”時,他認為重點在於三點:

  第一,

  你想當什麼人?

  第二,

  你想做什麼事?

  第三,

  你想擁有什麼?

  財富無疑是很多人所渴望的,當上有錢人,買豪宅、開豪車、週游世界……夢想清單中的大部分內容都離不開錢。可在許多普通工薪收入者眼中,這些夢想永遠都不可能成為現實,即便他們一輩子辛苦打拼,都無法變得富有。

  不過,在巴哈看來事實並非如此。當他還是一個典型的高薪“月光族”時,巴哈遇到了吉姆夫婦。拿著不怎麼豐厚的工資,卻坐擁200萬美元凈資産,不靠繼承,沒有中過彩票,吉姆夫婦的每一元資産都是靠“存錢”攢下的。這讓巴哈意識到,錢真的可以存下來。

  “先存再花”的理念改變命運

  巴菲特曾説過,“開始存錢並及早投資,是最值得養成的好習慣”。在吉姆夫婦身上,這句話得到了很好的印證。

  巴哈遇到吉姆夫婦時,他們才50歲出頭,儘管都是普通的工薪族,但兩人的凈資産已達到200萬美元,光是股息、利息、足金,就足夠他們提前退休的了。通過了解後巴哈發現,原來吉姆夫婦所遵循的法則就是“先存再花”。

  與很多美國人的消費理念不同,吉姆夫婦總是會在剛拿到收入時,就自動提出一部分轉到專項賬戶中進行儲蓄、投資。起初收入較低時,比例較低只有4%,後來隨著收入增加,這一提取比例也上升到了15%。他們的專項賬戶也從投資共同基金拓展到了房産賬戶、退休賬戶等等。

  “看不到的錢就花不掉。”正是悟出了這樣的道理,吉姆夫婦才漸漸成了有錢人。

  這种先存錢再花錢的方法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在不知不覺中,你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支出。例如,KTV唱歌、幾頓美食、逛街淘點小東西,都是不太奢侈的享受,但它們卻能令你手中的百元大鈔消失不見。而若到手的薪水先被拿走一部分用於儲蓄,那麼剩下可供支配的自然變得有限,這時候,再大手大腳的消費者想必也得精打細算起來吧。

  積少成多不是夢

  “依靠存錢真的能從普通工薪族躋身富人行列嗎”?“月復一月的積累真的能換來可喜成績嗎”?如果你還對吉姆夫婦的致富之路有所疑問,我們不妨做個簡單的計算。

  假設你每月的收入為5000元,拿出其中的20%也就是1000元進行儲蓄,那麼按年利率3.5%計算,存上5年,你的存款金額就能達到65000多元。要是每月存入2000元,5年就能突破13萬元!

  看到了嗎?攢下人生第一桶金並沒有那麼難,錢真的可以存出來!

  不過,在物價快速上漲的時代,你可能會説,這樣的存款利率還敵不過通脹率,錢不是越存越少了嗎?

  的確,在計算存款實際增值時,我們需要將通脹率考慮在內。也正因為這樣,傳統的儲蓄方式如銀行存款等,一般只適用於存錢的初級階段,也就是從“無産階級”邁向“低産階級”的過程。當你擁有了一定的積累後,採用更靈活、收益效果更佳的投資工具才是更好的選擇。

  在選擇投資工具時,一般有幾個要素需要考慮。

  首先是便於操作。若存錢過程太過複雜,相信很難有人能長期堅持,而智慧化的存錢工具才是省心省力的選擇。

  其次是這一工具必須具有一定強制性,如定期定投。只要把認購日期定在工資入賬後幾天,就能確保資金成功轉出。

  第三是具有波動性。波動較大的産品往往能讓投資者收益更多。因為定期定額的購買方式平攤了成本,而大幅的波動能給予投資者較大的獲利空間,反之波動較小的産品雖然夠穩,但可能與銀行存款類似,不具有收益上的優勢。現在,除了基金定投外,黃金、投連險都可以分期買入,這些産品的波動性都較好。

  此外,中途不易贖回的産品對定力不足的儲蓄者來説更合適。比如當你選擇期繳投連險,那麼一旦開始就要長期堅持,因為産品本身設有初始費用、賬戶管理費、手續費等,短期退保的成本會很高。

  當然,有高收益可能就有高風險,對於自己沒有接觸過的投資品種,你最好先了解,或是敬而遠之,或是在學習相關知識後再做選擇,否則,很難保證你的錢不會越存越少。

  走向目標的第一步

  排斥存錢的人往往認為——“存錢會令生活品質降低”。而這個問題的關鍵似乎又回到了巴哈對於幸福的提問。

  當你的幸福僅僅來自看一場演唱會、做一次舒服的按摩、或是買下一個名牌包,那麼存錢的意義或許真的不大。因為這些目標是你唾手可得的,花錢本身換來了你最大的滿足,而存錢卻會降低幸福感。

  但要是你所期望的是過上比較富裕的生活,不愁醫療費、不愁養老金,還能時不時地到世界各地度假旅行,那麼對每一個普通人來説,存錢是走向目標所必須邁出的第一步。儘管在此過程中你的消費能力可能有所降低,但只要離目標越來越近,成就感、幸福感自然就會産生。

  可以説,追求不同,選擇的生活方式就會不同,所樹立的財富觀念也會不同,最終的結果必然迥異。

  有人選擇辛苦地存錢,卻覺得是享受;有人選擇快樂地消費,同樣也是享受。生活中的你,更像誰?又更想成為誰呢?

  存錢不存錢 生活大不同

  文 本刊記者 張安立

  夏雨與林雪是同行姐妹,對幸福的不同理解、對財富的不同理念,讓她們的資産在工作7年後,有了近百倍的差距。

  一條起跑線,7年資産相差100倍

  在大學本科畢業後,夏雨進入公關公司工作,短短7年時間,她已經擁有了近200萬元資産,其中包括市值近100萬元的房産。而與她同時大學畢業的林雪也在公關公司任職,雖是同行姐妹,可她除了賬戶上僅有的2萬多元積蓄外,再沒有其他資産。

  是什麼讓兩個人的財富天差地別?是工作收入還是家庭背景?全都非也。這樣的區別僅僅因為一個會存錢、知道如何有目標地存錢,而另一個則更願意在沒有壓力、想到哪做到哪的生活中走下去。

  如果是你,更願意成為誰呢?

  不同成長環境,換來不同財富理念

  對夏雨來説,錢是重要的。從小家境一般的她在10歲時就學會怎麼掙零花錢,“用田裏挖來的蚯蚓吊龍蝦,再拔了蘆葦到菜場烤了龍蝦賣,這樣一天可以掙3元拿來買冷飲吃”。再大一點,她利用寒暑假給五金廠擰螺絲,“擰一個是1分錢,一個假期可以賺十多塊錢,能夠買些可愛的文具用品”。與同齡人相比,夏雨早早體會了賺錢的樂趣。而更重要的是,因為家裏條件有限,她很早就明白,願望只有通過自己努力才能實現。

  終於到了讀大學的年紀,勤工儉學撐起了夏雨的生活費。大一剛開學不久,她就接連報名參加了家教部、電視臺、雜誌等多份兼職。“家教一週接2份,每份2次,每次2小時。”夏雨説,按每2小時35元的課時費計算,一週的收入就有140元,加上電視臺、雜誌的勤工儉學收入近500元,每月的生活開銷完全不成問題。不過那時候,她賺錢的目的還只是為了花錢。直到夏雨為家裏買下第一台彩電,她才真正體會到存錢的魅力。

  2004年3月,臨近大學畢業的夏雨在公關公司實習,收入3000元,她開始考慮為家裏換上彩電。“為了買那臺彩電,我有3個月的時間省吃儉用,除了房租外,別的能省則省,一到發工資的時候就跑去銀行查賬戶裏多了多少錢。”夏雨説,看著賬戶金額一點點變多,她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滿足。3個月後,家裏終於買上了第一台彩電,那一刻父母臉上的笑容和驕傲令她至今難忘。後來,夏雨又通過存錢為家裏買了冰箱、空調。存錢帶給她的,不僅是最終的成就感,更成了享受的過程。

  2004年7月,正式從學校畢業的夏雨順利留在公關公司工作,月收入上升到6000元,而且在工資基礎上還有特別獎金。那時候的她已經樹立起自己第一條財富理念:“初期財富靠積累。”夏雨把第一個長期目標定在20萬元。

  與夏雨相比,林雪的成長道路可謂豐衣足食。家庭條件較好的她似乎從未為吃穿犯過愁。在她的印象中,總是常常有好看的裙子、鞋子。“小時候父母總會給我零花錢,小學的時候每週5元、10元,初中更多點,主要是給我每天放學買零食、買文具用的”。而稍貴些的東西,只要林雪想要,父母幾乎都會滿足。

  從小成績優異的林雪順利考上大學後,每年都能拿到獎學金,加上父母給的生活費,她在大學的生活過得很是寬裕。

  “錢的作用不就是讓生活更好嗎?存錢只會苦了自己,還不如花錢來得開心。”林雪一直這樣覺得。所以當她大學畢業進入公關公司後,當她的收入同樣有6000元時,她想到的並不是存錢,而是如何花錢享受生活。加上父母都有較好的收入和退休保障,林雪並沒有後顧之憂。

  可以説,正是從小不同的成長經歷、生活環境給了夏雨和林雪完全不同的財富理念。

  工作前3年,存款差距已經不小

  “你可能很難想象,在近3年時間裏,我每月的所有花銷基本只動用特別獎金。換句話説,就是6000元的工資還有年終獎金能全部存下。”夏雪描述工作前3年的存錢經歷。那時候的她,過著很多人難以想象的“拮據”日子。

  “可以不打車的就坐公交、地鐵,可以不坐車的就走路,可以不打電話的就發短信、發郵件,可以不下館子的就自己買菜做飯吃,買鞋子從來不看100元以上的,有可以穿的衣服就不買新的”。夏雪對自己“吝嗇”到了極點。有一次,公司活動的地點在上海古北地區,而夏雨租住在浦東張江。活動上午8點開始,她就6點起床,換了3輛公交,足足花了2個小時趕到現場。

  或許這樣的省錢方法在很多人眼中近乎“折磨”,但夏雨卻很是享受,因為她賬戶上的數字正一點點增長起來。在短短3年時間裏,夏雨銀行賬戶的存款從四位數變成五位數,又從五位數變成六位數。“我為自己感到驕傲,因為每一分錢都是我自己努力得來的。我常常會時不時地看一看餘額,激勵自己繼續存錢”。2006年底,夏雨換了一次工作,跳槽升職後的她年收入可達20萬元。2007年4月,夏雨的賬戶存款已達到了23萬元,存20萬元的目標順利實現。

  與夏雨相比,林雪對自己可沒那麼“吝嗇”。該吃的吃、該買的買,甚至連她自己都不明白,每月的收入是如何被消耗掉的。“反正除了每月給家裏2000元的貼補外,我身邊基本沒什麼存款。”偶爾信用卡裏欠費較高時,她還不得不向父母申請“援助”。

  就這樣3年之後,林雪的積蓄只有2萬多元,而且還是父母用每月2000元的貼補替她存下的。

  僅僅3年時間,夏雨與林雪的資産差距已有20萬元,而理念的不同似乎註定了她們在財富道路上越離越遠。

  買房之後,差距越來越大

  2007年中旬,夏雨買房了。

  買房的原因,一是租約到期,已經多次搬家的她不想再那麼折騰;二是她發現了房産的保值增值功能。想到父母身體都很健康,養老金並不急用,她決定先買房。

  “大房子當然是買不起的,我就找了一間40平方米的小房子”。最終,在親友的贊助下,房子以36.8萬元到手,沒向銀行貸款。之後不到半年時間,夏雨就把欠款連本帶利全部還清了。現在,這套不起眼的小房子市值近100萬元。

  而林雪至今與父母同住,名下並無房産。

  投資與否,存款速度大不同

  還清借款後,夏雨的存款所剩無幾,她又要重新存款了。不過此時,收入大幅上升的她認真審視了存款方法。“當時我為很多金融機構服務,會接觸不少業內人士,耳濡目染下,也就有了投資的意識”。夏雨意識到,靠收入結余存銀行有些“慢”,只有投資才能讓資産連滾翻,她把這稱為“後期財富靠投資”。

  夏雨選擇了股票。

  與很多只聽消息跟風的股民不同,夏雨自學研究K線圖,隨著理論知識的積累,她分批把收入結余投入股市。在2007年底至2011年底的4年間,她的收益達到了20萬元。加上存款部分,全部金融資産累計突破100萬元。

  而就在夏雨坐著財富電梯一路上行之時,林雪還生活在她原本的狀態中。不變的工作、不變的收入、不變的花銷,還有不怎麼變動的賬戶餘額。

  林雪很少參與投資,“股票、基金都風險太大,投資的錢萬一打了水漂,還不如自己花掉”。在她看來,與其為了不確定的收益冒風險,不如實實在在地過舒服日子。

  也就在這樣完全不同的理念下,7年時間令她們一個成了坐擁200萬元資産的“小富婆”,另一個則是沒房、沒錢的“無産階級”,財富差距竟有上百倍。

  現在,懂得財務規劃的夏雨又總結了第三條財富理念——“盡力賺、量力花”。在投資股票的幾年中,她開始把生活的重心從盡力省錢、攢錢,逐步過渡為適度消費。

  “我會把收入的20%用於消費,20%進行定存或購買短期理財産品,60%投入股市”。在夏雨看來,只有把收入進行合理配置,才能在保證生活質量的同時防範風險、未雨綢繆,為父母和自己的將來做打算。

  而看著夏雨一點點在財富道路上前進,林雪也曾無數次地想要存錢,不過,或許是意志力的缺乏,亦或是動力不足,她總是半途而廢,賬戶上的數字上上下下就是沒多大突破。

  如今的你,更像夏雨還是林雪?又更願意成為她們中的哪一個呢?

  存錢,其實並不像想象中的那樣難,如果用好理財工具的話,加上持之以恒,就能夠事半功倍,讓小錢快快變大錢。

  聰明存錢來支招

  文/本刊記者 尹娟

  兒時,父母都會為我們準備一隻儲蓄罐,平時零碎的硬幣、零鈔積攢起來,便是我們人生中第一堂存錢課。現在,我們的“儲蓄罐”越來越聰明,功能也越來越強大。

  智慧轉存用好“小錢”

  要想實現聚沙成塔,第一招就要善用各種各樣的“智慧轉存”功能,把小額資金及時轉化為定期存款、貨幣基金、債券基金等,讓我們的儲蓄池裏永不枯竭。

  定時轉存,活期變定期

  浦發、民生、招行、交行、興業等多家銀行卡都具有這一功能,使用起來也很方便。簡單地説,就是在一張銀行卡內設有了多個賬戶,活期賬戶和多個不同期限的定期儲蓄賬戶。按照客戶的需要,持卡人可以預先在銀行櫃臺上設立一定的資金“觸發點”,超過觸發點的活期存款,銀行系統就會幫你自動搬家,挪到指定的定期儲蓄賬戶上,從而為卡上的現金獲得了高於活期存款的收益。

  在這種定、活期存款約定轉存的管理中,一般會有兩種模式。一種以浦發東方卡為代表,設定好活期存款賬戶的資金額度,比如設為1000元,那麼當你卡內的活期存款高於1000元,銀行就會自動地把多出來的資金轉到你事先指定的定期存款賬戶上(3個月、半年、1年等)。還有一種正好相反,設定好定期存款的數額,其餘的資金則劃轉到活期賬戶裏來,民生卡的“錢生錢理財”就屬於這一類型。

  如果需要動用資金,也沒有問題。銀行卡會逆向實時地把你存入定期儲蓄賬戶的資金再搬出來,保證你的資金調度。當然這部分資金如果還沒有存足期,就只能按活期儲蓄來記息了,定期賬戶上的剩餘資金則可以繼續享受定期存款的收益。民生卡還有一種功能,當你在商戶消費時,消費金額超過了活期賬戶的餘額,民生卡還可以將你的資金從定期賬戶中調度出來供消費之用。如果你能在當日就將不足的活期賬戶餘額補足,銀行還可以大度地不計較定期賬戶調度出來的資金的利息損失。

  智慧約定,零錢變投資

  貨幣市場基金和短債基金也是很好的資金管理工具,它們的流通性強,收益率可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媲美,而且採用了逐日計提收益的辦法,申購、贖回過程中也不會産生費用支出。因此,在高階版的約定轉存功能中,也把此類型的基金當作了新的轉存對象。

  其中,招行的“溢財通”平臺採用了與招商基金的合作。你只要在招行開通“溢財通”功能,並進行約定轉存的設定,高於設定金額的資金就可以自動轉成招商現金增值基金。比如,設定5000元為賬戶保留最低現金餘額,開通“溢財通”後,招行系統將每天檢查賬戶餘額,若日終處理時賬戶餘額高於客戶設定的5000元保留餘額,高出的資金就自動溢出申購招商現金增值基金,這樣多出的資金就可以享受到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

  工行的“利添利”賬戶也有類似的功能。在已經推出的産品線中,你可以利用這個平臺,把自己的閒置資金以約定轉存的方式投資于工銀瑞信、華安、南方、諾安、廣發、中銀、建信、博時多家基金公司的9隻貨幣市場和短債基金産品。“利添利”賬戶還可以確定自動申購的上限水平和自動贖回的下限水平。當你指定某只基金“利添利”賬戶後,當該賬戶的存款餘額超過事先確定的上限水平時,超過部分金額自動轉入基金交易賬戶,自動進行基金申購;當該賬戶活期存款餘額低於下限水平時,自動發起基金贖回申請,使該賬戶的餘額回復到上限水平。這樣,既保證了你的活期賬戶中留有足夠的餘額,又可以讓閒置資金獲得更高的理財收益。

  定期定額貴在堅持

  自然不能不提的還有“定期定額”投資。定投的本質是一種固定的持續投入機制,不僅能夠起到均化投資的成本,減少投資過程中所産生的風險。在存錢的過程中,它的強制性機制也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

  定投基金是我們最常見的品種,除此之外,黃金、投連險都可以用定投的方式來進行投資。

  首選波動較大的産品

  一般來説,波動越大的基金越適合定期定額投資方法。像股票型基金和積極配置型基金,尤其是比較激進的基金,此外指數型基金也可以作為投資者定投的一種選擇。

  在定投的設置中,需要關注的是這樣幾個因素。

  一是定投的資金。定投資金量既與我們的收入、結余能力相關,也要與我們的未來理財目標相結合。通常理財師會建議投資者為自己的一些理財目標,如養老、子女教育、買房等設立單獨的定投賬戶,結合投資的時間來確定每個定投週期投入的資金。

  二是定投目標的選擇。定投的基金數目應結合組合中基金的數目而定。如果基金的投資方式結合定期定額投資與一次性投資,定投的基金數目一般不宜過多,3到5隻是最適中的。

  三是定投週期的確定。大部分工薪族適用的是以月作為投資週期,將收入中的一部分直接轉入到當期的投資賬戶中。如果你的收入週期較長,也可以設定為按雙月、按季度等等。

  在定投的基礎上,基金公司和銀行紛紛推出了各自的“智慧定投”計劃,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中,對於定投的週期、資金額進行相應幅度的調整,較之簡單固定的定投計劃來説,讓定投變得更加靈活,更加智慧。

  用好貨幣基金“錢袋子”

  貨幣基金的定投主要功能不在於平滑投資成本,而是把貨幣基金當成一個“錢袋子”,不僅能大力發揮存錢的作用,還可成為投資轉換的利器。

  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按日累計。目前貨幣市場基金7天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在3.6%左右,比一年期定期存款的收益還要高;而且貨幣市場基金的購入門檻較低,1000元以上就可進行申購,更加適合閒余資金的管理。因此,貨幣市場基金不僅能夠起到“錢袋子”的作用,還是個高收益的“錢袋子”。

  往“錢袋子”裏存錢有兩種方式,一是定期存錢,定期充值“錢袋子”投資貨幣市場基金的主要目的在於建立起強制儲蓄的機制,幫助資金獲得更多的收益。比如你可以將工資日的第二天設定為定期充值的扣款日,設定扣款的金額,這樣工資賬戶上的資金就可以自動進入“錢袋子”了。第二種方式是自主充值,像馬上就要迎來農曆新年,不少公司的年終獎即將發放到位,很多人對於年終獎的用法還沒有明確的想法,暫時充值到“錢袋子”中就可以為資金找到臨時的管理途徑。

  同時,貨幣基金還是一個非常理想的投資平臺,使我們的存錢計劃效率更高,收益更豐。

  很多基金都開通了“智慧定投”和“智慧贖回”的功能,錢袋子在其中就類似于一個蓄水池。你可以按照指定的指數點位,如上證指數,確定是否購入或是贖回股票型基金,而在不同的點位基金定投、贖回的金額也會相應有所不同。如果把“錢袋子”與這些功能進行組合,當指數走高時,可降低定投的份額,資金就停留在“錢袋子”中獲得低風險的收益;當指數走低時,定投比例加大,資金可以尋求更多的市場機會。智慧贖回也是同樣的道理。

  定投黃金積存

  事實上,可供定投的品種越來越豐富,黃金也是其中的一種。2011年下半年以來,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黃金市場上震蕩加劇。為規避金價大起大落帶來的價格風險,投資者也可以通過部署投資計劃的方式逐步買入。

  比如,工行貴金屬中心的“如意金”積存計劃(Gold Accumulation Plan)。與一次性投資黃金的方式所不同的是,“如意金”積存計劃也是運用按期投入的方式,投資者可以按期進行黃金的投資,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平緩市場波動所帶來的風險。另外,這種積存計劃的起點金額小,每個月從投資200元起步,對於資金量有限的投資者來説,分筆購入的方式既起到了分散投資的作用,又不會對其他的財務投資計劃産生影響。

  就和基金定投中的“微笑曲線”一樣,只有在震蕩市中,“積存金”才能為投資者帶來更大的獲益。因此“積存金”計劃也為投資者靈活操作提供了可能。你可以通過網銀隨時更改、中止或是啟動自己的“積存金”計劃,對於已經具有一定投資經驗的黃金投資者來説,利用這一功能可以擁有更靈活的操作空間,使黃金積存更超值。

  期繳投連險

  與傳統的壽險産品相比,投連險的保費分作了保障賬戶和投資賬戶兩個部分,投資者投入的資金會按照産品中所規定的比例進行分配。而在投連險産品中,越來越多的公司推出多種的期繳方式來取代單一的躉繳方式。也就是説,投資者也可以以定投的方式來進行投連險的投資。即使用期交的方式來繳納保費,尤其是在股市震蕩的環境中,期繳投連險的産品也不斷出新。期繳投連險的概念與基金的定投極為類似。期繳可以選擇月繳、季繳、半年繳、年繳等,通過不同時間點入場,由此拉平成本,也可避免高進低出的風險。

  與單純投資于基金産品相比,投連險最大的優勢顯然在於它所提供的保障功能。事實上,在投連險産品中,由於風險保費的收取採用自然費率的方式,比定期壽險的費率還要低。因此,投資者可以將省出的風險保費投入投資賬戶,從而用於投資,在長期內獲得更佳的收益。

  由於投連産品與投資市場的相關性較大,波動性也比較強。因此定期定額的期繳方式,同樣可以發揮出平均成本的作用,降低投資賬戶中所産生的風險。目前,很多保險公司都開設有投連險定投的功能,可以選擇按月、按季度、按半年或是按年的繳費方式。

  因此,如果家庭保障覆蓋不全面,投資者倒不妨可以考慮一下,在你的定投計劃中增加一些投連險産品。

  存錢道路上陷阱重重,學會避讓,才能更好地走下去。

  避開存錢之路三大陷阱

  文 本刊記者 張安立

  即便都是有志於存錢者,收效也可能大不同。“為什麼有人就能存下錢,有人卻總存不了錢”?思考這個問題,需要正視存錢過程中最常遇到的三個陷阱。

  陷阱1:等收入增加了再存錢不遲

  避讓之策:養成存錢習慣,零錢積少也成多

  “收入就那麼點,怎麼存錢啊”?

  “我不是不存錢,是沒錢可存啊”!

  “等我漲工資了再開始存錢吧”。

  這樣的想法是否經常在你腦海中回蕩?它們是否成了阻礙你存錢的最大障礙呢?

  要想存錢,你必須馬上制止這樣的想法!因為當消費一旦成為習慣,薪水增加的同時,消費也會隨之增加,要想存錢,根本是白日做夢!

  收入3000元時,你對服裝、交通工具、用餐地點的要求可能很低,淘小店便宜貨、坐公車地鐵上班、在家門口的小店填飽肚子……對你而言,這些都不算“委屈”。可當收入上升到3萬元時,平心而論,又有多少人還會樂於穿幾十元的衣服、每天擠公車地鐵上下班、到衛生條件都不讓人放心的小館子裏吃飯呢?或許那時候,你想做的是買名牌服飾、開轎車上下班、出入高級場所用餐等等,就連旅行也不再甘心“自虐遊”,而會追求奢華遊吧。

  於是,儘管收入成倍增長,可消費也不斷上升,自然很難變得富有。

  從現在起,別把那些零零總總的花銷不當回事,趕快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存錢行動起來!

  陷阱2:收入-支出=儲蓄

  避讓之策:收入-儲蓄=支出

  安排每月的收入時,你先想到的是支出還是儲蓄?

  “我那麼精打細算過日子,怎麼還是沒錢存下來”?感慨之餘,想想這是為什麼吧。

  很簡單,因為你的存錢公式用錯了!

  採用“收入-支出=儲蓄”的存錢公式時,你的存款需要根據支出的高低來決定,處於次要位置。不妨換成“收入-儲蓄=支出”,這樣,你首先想到的是儲蓄,在扣除每月需要存下的錢以後,剩下的錢才能花銷。

  這一個減法公式轉換看似簡單,實則能幫助你形成自製力,抵擋住方方面面的誘惑,強迫自己把錢存下。

  陷阱3:高估自己的意志力

  避讓之策:確立存錢目標,並制訂相關計劃

  “我也想存錢,可存著存著就突然放棄了”。

  “為什麼有人可以堅持兩三年,我卻連半年都支撐不住呢”?

  存錢道路中,使你止住腳步的陷阱很多。如果連終點在哪都不知道,你又怎能清楚該走哪條路,為何走下去呢?

  對物質生活的追求,往往會令很多人在辛苦存錢的中途“折返”。“好不容易賬上有3萬元了,旅行一次全花完了”。要知道這樣可不行!想要將存錢進行到底,你首先需要一個明確的目標,而且這個目標不宜太高,也不宜太低。

  簡單來説,收入1萬元的人,若只把目標定在存下5萬元,那可能只需幾個月就實現了。實現過後,要是新的目標沒有出現,那麼存錢之路等於走完了。而若目標定在100萬元,那顯然遠高於賺錢能力,除非收入大幅增長,不然的話堅持不了幾年也很容易放棄。

  因此,不妨先想想你的目標該定多少,並根據目標倒推每月存款計劃。當第一目標實現後,別忘了找到下一個目標,否則很可能前功盡棄。

  新的一年又開始了。為了存錢的長遠目標,我們不妨帶上四大錦囊上路,遇到了困難時就打開它,它將會幫助你走完漫長的存錢之路。

  新年帶上存錢錦囊

  文 本刊記者 張安立

  説到存錢,可謂“道阻且長”。一路上要避開各種誤區,始終堅持把錢存進賬戶中,你還需要擁有四大錦囊。它將會幫助你走完漫長的通向財富之路。

  錦囊一:量化目標,確定實施細則

  目標對人的激勵作用不言而喻,存錢更是需要目標。

  “我想買一套房子”。這的確是個目標,不過,怎樣的房子?多少價格的房子呢?目標不具體,會讓人辨不清方向。何不換成“我想在上海買一套住房,最好靠近軌道交通,面積小些不要緊,有一房一廳就好”。這樣一來,你就會去搜索這類房屋的市價,算算自己所需支付的首付至少有多少。又比如想要買車,就應先想好中意的車型,了解市場報價;想要出境旅行,就應了解機票價格、住宿成本、消費水平等等。

  將模糊的願望量化後,目標會變得具體,施行起來也就更有計劃性。

  你可以根據收入水平、目標年限等倒推每月所需存下的金額。例如目標30萬元,月收入2萬元,想要4年實現願望,以年收益3.5%的定期存款利率水平計算,每月就必須存下5815元,以此給自己一個制約。當一步步離目標走近時,存錢自然越來越快樂。

  錦囊二:先存後用,按比例存錢

  當採用“收入-儲蓄=支出”的公式安排收支後,每月薪水入賬的第一件事,就是存錢。

  除了由目標倒推存款金額外,你也可以採用比例存款法。這個比例不用太高,以免影響生活品質,也不能太低,否則達不到實際的存錢目的。

  假設每月收入為2萬元,從30歲開始每月存下薪水的20%,也就是4000元,使用定投基金的方式來累積,以年化收益率8%計算,到40歲時,就能存到73萬元。假如願意將存款比例提高到30%,那麼只需9年多的時間,就能擁有人生第一個100萬元,同樣習慣一直堅持到60周歲時,就能坐享900萬元的財富。

  錦囊三:選擇自動化存錢工具

  單憑意志力或許不那麼靠譜,要堅持存錢,你需要的還有自動化存錢工具。

  就以基金定投來説,只要把認購時間設在工資入賬後兩天,不需要你親自跑銀行,系統就會自動把預設的定投金額從銀行賬戶中劃出,再自行購買基金。這樣一來,可以強制性地留存收入中的一部分,且額度不會隨消費慾望的擴張而降低。同時,由於贖回需人工操作,對存款者來説也降低了中途放棄的可能性。

  錦囊四:鞏固存錢意志力

  要克制消費慾望,理財工具能幫忙。

  記賬是一種比較傳統的方法,將自己每一筆消費,全部記下,月底進行盤點,你就能找出消費“漏洞”了。

  大衛巴哈曾説過,每天少喝兩杯拿鐵,30年就省70萬元。意喻看似不起眼的瑣碎開支,也可能日積月累成為大筆可觀財富。

  如果覺得手工記賬方式不夠方便,容易半途而廢,你不妨試試手機記賬、網上記賬。部分信用卡中心會對持卡人的每月賬單進行分析,用圖標的形式告知消費類型佔比。這些都是防止財富從指縫不經意溜走的最好方法。

熱詞:

  • 定投
  • 錢袋子
  • 貨幣市場基金
  • 增值基金
  • 股票型基金
  • 定期定額投資
  • 基金數目
  • 基金申購
  • 理財收益
  • 理財産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