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人民幣國際化不能依賴頂層設計圈定完成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0日 09: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人民幣國際化不能依賴頂層設計圈定完成

  曾幾何時,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飛速發展讓大家看到了中國金融軟實力的增長。但在這過程中,從體制內學者到境外專家,對於人民幣國際化的討論也日趨熱烈——這種討論在過去半年裏,隨著離岸人民幣存量的增速放緩,以及人民幣離岸價首次出現貶值預期而更趨激烈,並出現了一些質疑的聲音。

  究竟應該如何理解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於近日就此問題接受了《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的獨家專訪。他認為,現有的質疑與討論非常有必要,但質疑的聲音也不應該影響到外界對於人民幣國際化的信心。

  人民幣國際化仍處於嬰兒階段

  第一財經日報:對於人民幣國際化的快慢問題,現在人們有不同觀點。記得去年的一次論壇上,有人用時速100公里形容人民幣國際化迅速發展,而你認為只有10公里,並沒有走得過快。能否解釋一下你的觀點?

  李小加:我是提了10公里,但不是説它慢。而是指它處於嬰兒階段,這個階段走得就是很慢的——哪怕它從1000億飆升到6000億,這個對於一個Baby來説是飛躍,但是對於(人民幣)這個孩子的成長來説,是個很小的一步。對於真正的人民幣國際化來説,只有數萬億或是幾十萬億出去後,才有意義。現在離岸美元市場是在岸的一倍多,從這點來看,人民幣離“國際化”還早著呢,僅僅是萌芽狀態。

  我們在理解這個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想清楚,第一,現在處於什麼位置;第二,長期來看,將來還有多長的路要走。現階段我們還只是處於“準生”的階段,不存在大批量國際化問題,也做不了大批量,因為這需要市場接受。不是説一聲令下,所有人都會願意用人民幣,這需要逐步培育市場和環境,得各方面需要接受人民幣,(推國際化)才有意義。封閉經濟體貨幣不可能一夜之間就成了國際貨幣,一定是逐步出境。

  日報:但有人認為,這裡是否需要先有一個政策與理論框架等頂層設計的問題?

  李小加:人民幣國際化已經發生。實際上很多年前境外已經開始使用人民幣,香港商家已經接受,這是自下而上的。中國的大部分改革都是頂層設計沒有完全下推出的,包括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價格改革、所有制改革,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資本市場發展,還有過去十年的金融體制改革,都是衝破現有思維和體制制約,在市場自下而上形成的。

  儘管中國當前尚未完成利率、匯率與資本項下管制等頂層設計改革,但是,頂層設計改革不應成為人民幣國際化開始推進的先決條件。這就好比父母的經濟條件、工作狀況、住房大小不應是生孩子的必要條件一樣。如果事事求全,那我們可能永遠找不到生孩子的最佳時點。人民幣國際化肯定是自下而上,靠市場需求,不可能靠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圈定完成。

  日報:你提到的“準生”這個詞很有意思。你上任以來一直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而外界也認為,人民幣國際化是處於發展之中,但為何會在這時候突然提及“準生”概念?

  李小加:我説的準生階段當然不是懷疑人民幣國際化“不準生”了,而是想表達一種擔憂:即人們對於人民幣國際化的成效的判斷,有可能是以它已然成為一個18歲的成人(而非小孩)的標準來判斷。如果是這樣,人們會覺得現有的國際化有很多毛病,很不成熟,什麼也不能再做了。在這個基礎上,人們還會進一步質疑,為何還要國際化,承擔風險?

  這樣的話,有可能形成對人民幣國際化的不現實預期,或是提出不符合人民幣國際化現階段情況的審核標準,這樣下去,有可能會扼殺人民幣國際化。就好比説,對於一個三四歲的小孩,你覺得他18歲後一事無成,所以就百般指責,這樣做法不合適。我們應該根據這個孩子現階段的情況來考慮,應該如何培養他,這種培養的成本和風險在哪。

  爭取推人民幣大宗商品市場

  日報:我們看到離岸人民幣發展勢頭良好,如點心債市場頗受歡迎,香港也推出人民幣REITs,你覺得下一階段應該怎麼培養這個“孩子”?港交所會如何推人民幣産品?

  李小加:我覺得應該用平常心。這個孩子是不能不養,但也不能馬上有回報要求。所有的産品都一樣。貨幣是最基礎的産品,你要讓大家都接受,需要有個過程,這是個廣泛的系統工程。産品如何推出?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所以市場上有任何産品推出,我認為都有益於促進這個生態環境,但我不會過於重視某個産品的成敗。就像三四歲的小孩,天天都會有變化和進步,但你不能因為他不進步就失望了,這個成長需要有個過程。

  美國現在處於下滑地步,但它有美元這個“兒子”養著,它的貨幣政策和經濟直接影響並挾持全世界。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不可能讓自己的貨幣長期是封閉的。而香港就是人民幣這個“孩子”的“育兒園”。如果立足於美元國際化的角度來審視我們今天國際化的成就與風險,是不對的。因為今天人民幣這個孩子才兩三歲,你不能指望他馬上能給家裏帶來什麼,但這個兒子你今天不養,他也永遠到不了能養家的那一天。

  具體到港交所,我們目前主要是股票類産品,衍生品裏也是以股指期貨為主。我們也會從這個角度入手,包括基礎設施、法律結構和IT系統都已經獲得提升。能讓企業發行人民幣股票;或發行港幣、人民幣雙幣股票;還可以允許已上市的港幣股票專門再開個人民幣窗口,另外還有人民幣ETF等産品,都是股票大類産品。

  另外,我們很快也會推出人民幣利率産品,可以供大家對衝風險和管理;稍中長線一些,我們非常想推商品,特別是金屬類的商品,這方面內地已經是很大的需求者及生産者,如果能在交易與結算及風險管理方面推出人民幣産品,會有更大需求。

  日報:但在港人民幣的存量大部分現在又回流了境內,人們可能會問,香港真的能為人民幣國際化起到作用嗎?人民幣國際化又真的能為香港帶來實際利益嗎?

  李小加:不論中國有沒有香港,人民幣國際化都必然會發展。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貨幣國際化是下個世紀的經濟主旋律,但這一進程中,誰出力最大、最有條件,我認為只有香港。香港不做也不應該。為什麼是香港這很清楚了,只有在香港才可以推得這麼快。就像幼兒園,一要離家近,二是得熟悉裏面的保育員,否則不放心,三是接送方便——倫敦多費勁啊。

  對香港來説,做離岸人民幣中心益處是顯而易見的。我們看倫敦,它不過是個800萬人口的島國城市,但你看它GDP這麼一點,卻能在歐債危機中輕輕鬆鬆説風涼話。為什麼?美元這兒子在它這兒呆著呢。它是美元的離岸中心,規模已經超過在岸美元市場。

  的確,大部分香港人民幣存款以現金形態又回到境內,但這些存款屬性已經發生了變化,因為它們已經成為“香港戶口”。境外産品一旦豐富發展起來,它們就可以“多次往返”,自由出入了,也就是國際化了。

  就像養孩子一樣,上幼兒園時每天接送回家,中小學時住校就週末回家,上大學就可能只是暑假回家,一旦成人工作了,就常駐海外、節假日再回家——這是發展之必然。今天,香港人民幣直接回流是因為離岸人民幣産品匱乏,而不是“兒子”沒出息。一旦離岸人民幣生態環境建好了、國際上對人民幣的信心提高了,境外人民幣自然就可以在海外留得長一些了。這也是為什麼香港交易所[122.20 -2.86%]努力推動人民幣股票在香港加速發展。攝影記者/吳軍

熱詞:

  • 人民幣國際化
  • 李小加
  • 頂層設計
  • 人民幣存款
  • 人民幣利率
  • 債市場
  • 孩子
  • 兒子
  • 股票
  • 股指期貨
  •